中公学员萎缩超六成,交出近十年最差成绩单
去年10月31日,中公教育发布了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实现营收为21亿元,同比减少21.21%。这是近十年以来营收表现最差的一份财报,同时这也是连续第13个季度交出报告期营收同比下降的成绩。
而具体到实际指标上来看,中公教育作为一家以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师资力量、培训人次等无疑是能直观反映公司市场地位、潜在竞争力等实力的指标。
据2024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授课师资人数为3923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4.06%,而与其2021年半年报披露的人数18994人相比,目前师资力量只有大约巅峰期的六分之一。
而今年上半年公司实际培训人次为96万人,同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2.09%,而历年同期最高培训人次为279万人次,与最高点萎缩近65%。
在才结束的2025年“国考”中,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的数据,共有258.6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86.7%。而据相关机构统计,今年报名人数则高达34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4万余人,再度刷新历史新高。
在整体“考公热”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中公教育却在市占率和公司规模上连年萎缩。
对于公司核心员工连年下降的情况,中公教育在财报中这样解释,“公司在组织架构层面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运营效率”,“公司人效比相比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就学生师资人数比来看似乎确实如此,然而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却跟财报的说法不太一样。据财报披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资产周转率为0.31次,已经连续8年同比下降。
而主营业务范围与中公教育近似的粉笔教育(02469.HK),则在最近的一份2024年半年报中披露,粉笔教育今年上半年的资产周转率为0.79次,跟中公教育相比有巨大的效率优势。
而中公教育业务的萎缩似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中公教育作为一家培训机构,向服务的学员预收课程费用是行业内通行的做法,而预收的费用在财务报表中会归集在合同负债一项中。
截至2024年三季报,中公教育的合同负债水平为27.44亿元;若是在更长时间中考察,则公司的合同负债指标从2022年三季度开始便呈现出忽视季节波动因素的一致的下降趋势。
与之对比鲜明的是粉笔教育,根据粉笔教育近三年半年报,公司合同负债呈同比上升趋势,从2022年上半年的1.58亿元到2024年上半年的2.12亿元。
虽然目前中公教育仍是成人教育领域的行业龙头,但师资、生源以及学生预付课程费逐年下降的情况,都揭示出中公教育目前面临的激烈竞争和业绩困局。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下降螺旋是一个负反馈循环。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培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师资,中公教育在行业内越做越大的同时,也培养出一批有实力的老师。因此在中公教育“重塑组织架构”的过程中,大批教师只能去到同行公司,这必然增加中公教育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