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社区 社区投诉 返回上汽集团您当前的位置:新浪股市汇 > A股>上汽集团(sh600104)> 浏览帖子
今开: @open@ 最高: @high@ 最低: @low@
成交量: @volume@ 成交额: @amount@ 换手率: @turnover@
市盈率TTM @pe@ 市净率: @pb@ 总市值: @totalShare@
上海股友

特斯拉大降价

导读:众人皆涨,特斯拉独降。口诛笔伐的同时,千万不要小觑这次大降价;更何况这还只是个“开胃菜”。然而,对中国纯电动汽车现有产业格局而言,这是一个“分水岭”。3月1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官方降价,涉及车型广泛,且最高降价幅度超过30万元。这不仅让特斯拉成功占据各大媒体头条、入围新浪微博热搜,还引来不少车主的“维权”,以及人们口诛笔伐。有人指出,特斯拉大降价令众多车主维权,说明特斯拉压力巨大,可能是不行了。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也跳出来讲,这是因为“来自中国产品的竞争压力”,可能会影响其品牌,毫不避讳地往自己脸上贴金。确实,去年第四季度,李斌有理由“鄙视”一把特斯拉,至少在中国市场蔚来交付7000多辆车。刚过10天,马斯克就表示要将部分车价上调3%,同时减少关闭门店数量。然而,笔者却认为,当特斯拉被口诛笔伐的同时,这次大降价却非常值得玩味,而且是值得肯定的。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有三方面原因。首先,众人皆涨,特斯拉独降。“鲶鱼”的第一波威力显现。在特斯拉降价之前,诸如小鹏、新特这些“烧钱”的造车新势力,以及北汽新能源这样的传统制造商转型的电动车制造商,均“相约”涨价。它们有一个非常有力的借口:新能源汽车补贴问题。当然,我们都知道,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逐步退坡,到2020年可能完全取消(也可能提前,否则最近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也不会着急得出来呼吁相关政策,因为后者拿着国家巨额补贴)。可促进新能源从政策主导,转向市场主导是国家意志,也因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国不可能继续拿出数千亿元继续培育一个严重依赖补贴政策,而非技术快速进步,通过规模化和商业化实现发展的产业。就在蔚来、小鹏、威马等借助新能源汽车从资本市场融来数以百亿资金的造车新贵觉得自己在当前市场环境还能涨价,笑傲传统汽车制造商悲催处境的同时,特斯拉这只鲶鱼突然剧烈搅动,如此不解风情的大降价,可谓是一记闷棍。笔者认为,不论你所谓服务和营销做得再好,交付数字多么好看,当行业巨头开始通过其特有地位、核心竞争力与成本优势来围堵这些新进入企业的时候,除非你的资金雄厚到让你无限挥霍的程度,否则只能成为资本催生的“泡沫”。所以说,特斯拉此次降价,能够让某些造车新势力背后的资本,看清其推向前台“代言人”的差距(尤其在成本控制、品牌溢价和后续市场需求等)究竟在哪儿。是在疯狂后灭亡,还是悄悄退出,见好就收,及时止损?其次,特斯拉正式具备了与传统企业打价格战和规模效应的资格和条件。图片来源:雪球可能谁也没有想到,从丰田、通用手中接过闲置工厂的特斯拉,真的能够成事。笔者当时也相信,通用汽车前高管所言,特斯拉危险的现金流将“扼杀”自己。然而,就在特斯拉每次都让马斯克的产能承诺食言、其领导人不当言论被美国证监会刁难的情况下,2018年特斯拉在第三、四季度分别实现了3.12亿和1.39亿美元的盈利,财务状况出现好转。从财务和销售业绩角度来看,虽然去年亏损近10亿美元,但其全年营收已经接近215亿美元,去年下半年Model 3走出产能“地狱”,全年交付14.4万辆汽车,让特斯拉全年汽车交付量达到24.5万辆,已经初具规模效应。在美国,特斯拉在部分细分市场甚至超过了其他豪华汽车品牌。所以,如果说奔驰、宝马和奥迪等品牌借着中国市场反哺其他地区,那么特斯拉则能够在全球的任何单一市场发起“价格战”。不仅如此,特斯拉在中国工厂的快速投产,将令其规模效应更为显著,更何况,中国的生产制造成本、零部件供应成本等等,实在是太低了。试想,当特斯拉年产能达到50万辆甚至更高时,其竞争力又将提升几个量级,那么其在电动车领域议价能力又会怎样?第三,潜移默化改变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格局。如果将时间节点往前推2年,也就是特斯拉要到中国建厂的消息出来前,绝大部分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和国际汽车巨头,基本上对纯电动汽车持观望态度,但特斯拉快速落地上海和此次大幅降价,势必将影响这些企业的长远决策。特斯拉就像多年前的苹果,已经逐渐成熟。特斯拉的出现,将可能让中国出现华为、小米、vivo等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汽车市场,像大众汽车集团这样的公司,已经开始全面的转型,并对电动化“All in”。在中国市场,除了本土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目前能够实现新能源年产销达到25万辆的新能源车企几乎没有。然而总体来看,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这两家最大的中国汽车企业正在快速赶上。前者已经布局新能源汽车多年,即将推出其新能源独立后的首款全新车型“几何A”;后者一年来在新能源领域一系列的大手笔,让人眼花缭乱。不论是魏建军,还是李书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都将旗下电动车产品目标锁定为特斯拉。有趣的是,甚至连非常谨慎的丰田汽车,也嗅到了一丝危险气息,开始在中国投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并在2020年开始推出纯电动汽车。笔者认为,这或多或少是受到非常激进的特斯拉的影响。当然,奔驰、宝马和奥迪就更不用说,早已经达成共识。所以,对于那些能够买得起特斯拉的车主,就像买房子一样,既然是商品,那就要接受涨价和降价,虽然幅度确实大了一点儿,毕竟传统汽车也是如此。可这部分率先尝试新事物的人,却在无意之中见证着电动车第三次挑战燃油车,并可能取得成功。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来源:汽车K线的财富号 2019-03-15 09:55) [点击查看原文]

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点击可查看作者简介

2019年03月15日 11:10
来自电脑网页版
(0)| 阅读数(45799) |
分享
| 收藏 | 回复(0) | 举报
新浪推荐
本社区信息

版主:

我要做版主
其他服务
如果你使用中遇到困难请联系,@新浪股市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