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归纳就是一线城市和沿海,并不靠基建拉gdp,有各种制造业,金融,科技产业做核心。
而内地以及3—4线城市,产业缺乏,反而很依赖基建,能大量带动就业。
所以从政府动力角度看,基建肯定是中西部和不发达省份非常愿意干的。
这从金融机构的投机角度来说,自然是这些地方公司的城投债,虽然资质烂一些,但却有爆发机会,当然也会有违约风险,需要政府信用背书。
其实和股市炒题材股完全没区别,烂,但是能涨。
只是债市玩法稍微复杂一点,当然还是要声明,这里为了科普做个比喻,城投债和题材股炒作还不完全一样,只是逻辑类似,这里就不做展开了。
至于股市是不是和债市的理解相同,我只能做预判,结论部分还是市场合力为准。
也可能游资根本就没看懂为何要发展县级别的基建,自然也想不到地方城投这个核心。再退一步说,国企城投,大多数不会减持,真能爆炒,也符合妖股的气质。
关于标的,就很简单,城投股虽然不多,但地方国企房地产很多,这些逻辑是相同的。只要你能理解,恒大的蛋糕被分割成几百个城投公司,政策和题材都读懂了。
怎么玩短线,就自己选吧。
最后还是要提风险,疫情相关的困境反转板块,大机构都在陆续退出降低仓位。均衡配置还是会配防御相关,可以理解为机构持仓的波段操作。先减后加。
近期我已经提示好几次了。离解封时间越近,这些板块砸的越快。
当然,未来该消费还是会消费,这是一个波段择时的提醒。
砸下去10—20个点后,充分换手之后,还是会慢慢起来的,提醒只是希望大家如果有这些板块,别挨打之后来问中长线还能拿么。
拿肯定能拿,只是你拿不住而已。
制造业的观点不变,继续陪伴即可。有更新的行业变化我会梳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