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社区 社区投诉 返回杉杉股份您当前的位置:新浪股市汇 > A股>杉杉股份(sh600884)> 浏览帖子
今开: @open@ 最高: @high@ 最低: @low@
成交量: @volume@ 成交额: @amount@ 换手率: @turnover@
市盈率TTM @pe@ 市净率: @pb@ 总市值: @totalShare@
攀高lterone

硅基负极引领固态电池变革,全产业链加速布局

固态电池即将迎来量产拐点,硅基负极成为关键突破口。

根据《固态电池2035+路线图》以及多家企业的技术规划,固态电池产业正加速推进,预计2027年进入汽车市场,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在应用场景上,高端长续航电动车、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领域对固态电池需求明确。硅基负极作为新一代负极材料,以其高比容量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硅基负极的技术演进、市场格局、产业链布局以及未来趋势展开深入分析。

01 固态电池负极材料全景概览

固态电池的产业链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似,但最大的区别在于核心材料的升级迭代,关键变革环节包括:

固态电解质突破(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等)

新型负极升级(硅基负极、金属锂负极)

正极材料改进(高镍正极、富锂锰基正极等)

负极材料是固态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储和释放锂离子,对电池寿命、能量密度和成本具有直接影响,成本占比通常在10%左右。

从技术演进来看,负极材料经历了石墨 → 硅基负极 → 含锂负极 → 金属锂负极的升级路径。目前,石墨负极(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已接近理论容量极限(372mAh/g),行业正在向硅基负极迈进。

硅基负极的核心优势:
高比容量,理论值可达4200mAh/g,远超石墨负极
高能量密度,有助于提升电池续航能力
更低的成本潜力,硅材料储量丰富,未来降本空间大

随着固态电池渗透率提升,硅基负极有望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等领域加速应用。

02 硅基负极材料市场与产业链布局硅基负极的行业概述

硅基负极是一种以硅为主要活性物质的负极材料,通过与锂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储能。相较于传统石墨负极,其能量密度更高、循环寿命更长,并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电池。

产业链结构:

上游原材料:石墨、二氧化硅、硅合金、碳源气、锂盐等

中游制造:硅基负极材料(硅碳、硅氧)

下游应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

市场渗透情况:


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点击可查看作者简介

03月20日 08:37
来自电脑网页版
(0)| 阅读数(1592) |
分享
| 收藏 | 回复(0) | 举报
新浪推荐
本社区信息

版主:

我要做版主
其他服务
如果你使用中遇到困难请联系,@新浪股市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