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建(SH601611)$ $核建转债(SH113024)$ $中国核电(SH601985)$
中国核建(601611.SH)近期股价异动引发市场关注。过去一个月,其股价从8元平台逐步攀升至9.12元转股价上方,这一变化恰逢公司发行的30亿元可转债“核建转债”即将于2025年4月到期。根据条款,若到期未转股,公司仅需支付约3.15亿元赎回资金(按到期价105元计算),而转股则需以9.12元/股增加30亿新股,稀释原有股东权益约18%。
从企业视角看,如果不转股而直接还债也是很好的,六年期的借款总利息不足8%,对企业是一笔很划算的借贷行为,而转股意味着只付出很少的利息,就获得了近30亿的现金,代价是股权减少了。其实这两种选择本身并无对错,但股价异动却引发很多猜测,数据显示,3月以来该股日均换手率从1%激增至5%,相关机构买入积极。
值得玩味的是,公司曾在2023年明确表示“不向下修正转股价”,认为当前股价未充分反映公司价值。但仅一年后,市场却出现推动转股的异常波动。或许正如部分投资者质疑的:当企业能通过规则设计将投资者资金转化为股权时,我们是否正在见证一种新型的“资本置换”?毕竟,转股成功后大股东持股比例得以巩固,而普通投资者手中的现金却变成了“被选择”的股权。
截止2025年3月18日,核建转债收盘价为105.13元,转股溢价率6.76%,正股价8.98元仍低于转股价。而今天中国核建的股价开始拉升,直奔转股成功的目标狂奔,这场围绕30亿资金的资本博弈,或许只是A股生态的一个缩影——当股权成为融资工具,现金成为被争夺的标的,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下:当人家只喜欢你的现金,而不珍惜他的股权时,你能去喜欢他的股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