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金公司关于中国资产重估进程的详细分析总结:
一、近期市场表现
港股剧烈波动:恒指一度接近乐观预期25,000点后快速回撤,恒生科技指数单周下跌4.1%,连续两周下跌。行业分化显著:
领跌行业:电信服务(-10.4%)、房地产(-7.5%)
逆势上涨:公用事业(+2.1%)、能源(+0.9%)
结构性行情特征:
2月底以来市场多次冲高但未能突破中金预测的23,000-24,000点中枢区间。
春节后港股显著跑赢A股(恒指+17.1% vs 上证+3.5%),但属于极致的结构市,仅27.8%个股跑赢指数。
二、资产重估进展分析
驱动因素:
情绪主导:恒指风险溢价(ERP)从高位回落至6%,接近2023年初水平,对应23,000-24,000点合理中枢。
科技股主导:40%权重为科技板块(含腾讯、美团等17只恒科成分股),其估值修复是主因。
估值对比:
科技板块:恒科动态PE 18x vs 纳指24x,但考虑盈利能力(中国科技股净利润占比13.3% vs 美股15.7%),估值已趋合理。
传统板块:AH溢价从145%收敛至131%,但考虑红利税后125%为临界点,当前相对A股优势仅存约5%。
市场结构矛盾:
科技龙头流通市值占比28.9%高于美股(26.6%),但盈利能力(ROE、利润率)显著落后。
被动投资盛行,主动投资者面临跑输压力,ETF资金流入创历史新高。
三、行情扩散可能性
核心逻辑限制:
当前重估本质为DeepSeek破圈引发的科技重估,尚未解决经济去杠杆等结构性问题。
60%传统板块需依赖宏观政策发力(财政刺激/货币宽松)方能扩散。
扩散条件:
理想路径:科技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短期不现实)
现实路径:政策大幅加码(但当前资本市场活跃可能延缓政策出台)
短期瓶颈:
科技股情绪计入充分,盈利兑现分歧加大(腾讯等龙头业绩超预期后下跌)
传统消费板块受制于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缓慢
四、配置建议与关键节点
配置策略:
主线仍为科技:聚焦AI算力、互联网龙头,但需警惕短期波动
防御配置:高分红资产(能源、电信)
谨慎追高:在23,000-24,000点中枢区间保持观望
关键节点:
政策观察:4月政治局会议、7月三中全会政策定调
海外变量:美联储降息节奏、中美利差变化
技术突破:AI应用层商业化进展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扰动(中美关系)
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科技股盈利证伪风险
五、结论
当前中国资产重估处于情绪修复的第一阶段,科技股估值已反映乐观预期,进一步上行需盈利验证。传统板块仍需政策强刺激方能启动系统性行情,短期建议维持科技+红利的哑铃配置,密切关注二季度政策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