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社区 社区投诉 返回天茂集团您当前的位置:新浪股市汇 > A股>天茂集团(sz000627)> 浏览帖子
今开: @open@ 最高: @high@ 最低: @low@
成交量: @volume@ 成交额: @amount@ 换手率: @turnover@
市盈率TTM @pe@ 市净率: @pb@ 总市值: @totalShare@
湖南股友

国华人寿旗下资管公司落定 预计三年净利破亿

本报实习记者 王晓珊 记者 郑利鹏 广州报道 10月12日晚间,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茂集团”,000627.SZ)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华人寿”)转发的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国华人寿和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理益集团”)共同发起筹建国华兴益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华兴益资管”),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上海市。 天茂集团方面表示,国华人寿和新理益集团成立筹备组,负责具体筹建事宜,在收到批准筹建文件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筹建期间不得从事任何经营活动。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自2016年以来国华人寿曾两度冲击保险资管牌照。如今尘埃落定,未来这张保险资管牌该如何打,值得关注。 筹谋四年终落定 2019年12月12日,天茂集团即披露公告称,子公司国华人寿拟与天茂集团第一大股东新理益集团共同发起设立保险资管公司。 实际上,这并非国华人寿首次窥探保险资管牌照。 早在2016年11月18日,天茂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筹建国华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议案》,国华人寿拟出资人民币8550万元,占保险资管公司85.5%的股权;新理益集团拟出资人民币1450万元,占保险资管公司14.5%的股权。 不过,该保险资管公司筹建计划并未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复,国华人寿设立保险资管公司的计划也暂告搁浅,直到2019年计划重启,且双方出资额也大幅增加。 “获得保险资管牌照,意味着寿险公司多了一项管理费收入。”一家中型保险资管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说道,“寿险公司为了自身发展,肯定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成立资管公司。保险资管公司把母公司的资金运用好的同时,还能吸纳其他保险公司客户的资金,并通过发行产品让其他寿险公司或者金融机构来认购,等于寿险公司拥有另外一个独立公司的经营行为。” 天茂集团在此次公告中表示:“设立国华兴益资管将有利于提升国华人寿保险资产管理的专业水平,同时借助国华人寿和新理益集团双方股东在投资方面丰富的资源和人才储备以及投资经验,国华兴益资管将进一步加强自身资产管理能力建设,积极拓展第三方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市场。” 4月3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一则重大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公告对国华兴益未来盈利情况做了预测。公告显示,按照保守估计收入、充分考虑费用的原则,对国华兴益成立6年内的经营情况进行了估算,即2021年度至2026年度每年将实现净利润分别为约0.39亿元、约0.93亿元、约1.49亿元、约1.96亿元、约2.6亿元和约3.27亿元。国华人寿和新理益集团按出资比例享受收益以及承担风险。 第三方业务成重点 今年6月12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在与CFA协会谅解合作备忘录(MOU)在线签约仪式上披露,目前保险业已成立28家综合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4家专业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1家香港子公司、17家私募股权管理公司、9家养老金管理公司,还有170多家资产管理中心或资产管理部门。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余额为3.43万亿元,其中组合类产品1.98万亿元、债权投资计划1.32万亿元、股权投资计划0.13万亿元。 当前,保险资管牌照已成为保险公司眼中的“香饽饽”。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交银康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19年获批开业,而中信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在今年获得开业批复。 不过,前述资管公司总经理表示,目前保险资管牌照的红利逐渐在消失。“在资管新规之后,整个资管行业竞争较为充分,大家都有机会参与市场的竞争,不同的资管机构都可以发产品让其他金融机构来认购,保险资管公司的机会不像原来那么大了。”正因如此,保险资管公司都在积极开发第三方业务。据了解,近年来保险资管行业第三方业务不断发展,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19年末,保险资管机构管理关联方保险资金约14万亿元,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约1.17万亿元;管理业外资金3.76万亿元,业外资金中,银行资金将近6300亿元;各类养老金持续较快增长,其中基本养老金1564亿元,企业年金1.33万亿元,职业年金近2500亿元;管理养老保障产品超过9100亿元。 平安资管副总经理张建颖此前曾表示,第三方业务对保险资管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增加规模与利润,更是能够激发一个公司的活力与市场竞争力,只有市场化才能激发公司不断提升和自我革新。 政策利好险资 今年以来,利好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频出,监管层面也在积极推动险资入市。 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的上限提高至45%,而根据此前的监管要求,险资权益类投资上限不得超过上一季度末总资产的30%。 《通知》还设置了差异化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明确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最高可占上季末总资产的45%。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保险资产总额21.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5.7%,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4.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33.6%。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长6.4%。若按照最高45%的配置权益类资产测算,险资权益类可配置资产最高将增加3万亿元。 银保监会9月11日发布保险资产管理包括组合产品管理、股权及债权管理细则在内的三项细则,结合原《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形成“1+3”制度体系,使得保险资管更加开放,能够与其他主体同台竞技。 以《办法》为例,其最大亮点之一为合格投资者范围覆盖至个人。这意味着,保险资管产品拥有了高净值人群代表的财富管理市场“蓝海”, 保险资管产品面向个人投资者非公开销售将能与其他资管产品保持一致。 “保险资管终于在客户层面与其他资管行业平等,这对整个保险资管行业都是突破。”华泰资产总经理在接受券商中国采访时表示,发展针对高净值人群的对私业务,将是公司未来三五年的战略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当前券商、信托、基金等资管机构都努力抢占高净值客户,而刚刚取得个人投资者销售资格的保险资管行业无疑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编辑:郑利鹏 校对:颜京宁)(来源:中国经营报的财富号 2020-10-16 20:07) [点击查看原文]

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点击可查看作者简介

2020年10月16日 21:53
来自电脑网页版
(0)| 阅读数(4182) |
分享
| 收藏 | 回复(0) | 举报
新浪推荐
本社区信息

版主:

我要做版主
其他服务
如果你使用中遇到困难请联系,@新浪股市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