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社区 社区投诉 返回东方电子您当前的位置:新浪股市汇 > A股>东方电子(sz000682)> 浏览帖子
今开: @open@ 最高: @high@ 最低: @low@
成交量: @volume@ 成交额: @amount@ 换手率: @turnover@
市盈率TTM @pe@ 市净率: @pb@ 总市值: @totalShare@
浙江股友

南京的那只熊猫要被卖了

作者|杨逍 编辑|李悦 上世纪80年代,熊猫电视一度风光无限,不少家庭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就是它。除了电视,熊猫收音机、熊猫手机也曾飞入千家万户,牢牢占据了一代人的回忆。 熊猫另一个投入巨大的产业是液晶面板,但短暂辉煌后,如今也沦落到被迫出售主要产线的境地。 同在液晶面板这个极度烧钱的行业苦苦挣扎多年,它的竞争对手“补贴王”京东方却已站稳了脚跟。 两家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企业,为何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熊猫面板遇挫,又能为中国面板企业留下些什么? 最大的收购案 9月23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华东科技旗下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G8.5公司”)80.831%和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G8.6公司”)51%的股权。 此次收购涉及金额预计超121亿元人民币,于是这也被业内人士看作国内液晶面板产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并购案。 从2020年4月华东科技收到退市风险警示、变身*ST东科开始,南京G8.5公司将被出售的消息就传得沸沸扬扬。不过,截至目前,只有京东方明确地伸出了橄榄枝。 从某种意义上说,南京G8.5公司被出售是一种必然,它几乎拖垮了华东科技的业绩。 2019年,华东科技就曾因南京G8.5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当年年底,华东科技发布公告称,中电熊猫8.5代TFT-LCD生产线项目,累计计提资产减值56.56亿元,这也直接导致营业收入只有52.67亿元的华东科技出现了96.80亿元的亏损。 但情况可能还会变得更加糟糕。根据此前华东科技的一份公告,南京G8.5公司未来5年将出现连续亏损,2021年-2025年的息税前利润预计将分别为-3745万元、-489万元、-821万元、-1369万元、-2672万元。 根据华东科技7月15日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业绩持续亏损将达到6.5亿元-8.3亿元。如果2020年不能实现盈利,就意味着*ST东科将要退市。 弃车保帅,舍弃南京G8.5公司,成为华东科技避免退市的必由之路。 此前,关于南京G8.5公司花落谁家的猜测一直不断,京东方、TCL、深天马等企业都是市场看好的买家。 在中国已经接替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成为全球最大LCD供应市场的当下,京东方和TCL两个国内面板行业龙头都极为重视南京G8.5公司产线的归属。 此前,京东方的主要竞争对手TCL动作频频,先是投资了日本JOLED面板公司,又在广州建设大尺寸OLED印刷产线,还收购了中环集团、拿下了三星的液晶产线,追赶京东方、成为面板行业龙头的野心不言而喻。 TCL董事长 李东生 京东方虽暂时拔得头筹,但也对TCL的攻势保持警惕。 而二者都对此次收购有较大兴趣的最大原因是,南京G8.5公司掌握着夏普独有的IGZO背板技术(IGZO,IndiumGallium Zinc Oxide,镓锌氧化物)。 铟 IGZO背板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亮度和低能耗的特点,对研发大尺寸OLED显示技术至关重要,且可以用在LCD里提高LCD面板的质量。 对于尚未攻破IGZO背板技术的京东方和TCL而言,这意味着,谁获得了这条掌握下一代显示技术重要研发密匙的8.5代线,谁就更有可能更好、更快地研发大尺寸OLED 这个具有较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的新技术,抢占未来高点。 技术还不是南京G8.5公司的唯一价值,扩大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占据更大话语权,也是看得到的甜头。 国海证券预测,京东方完成收购后,其LCD面板年产能将提升1260万平方米/年。按照90%切割效率和全部切TV算,全球TV-LCD总产能约为1.9亿-2亿平方米/年,这意味着京东方的TV面板份额将提升约6%。 TrendForce集邦咨询也曾发文表示,2020年京东方在B17(Gen 10.5)产线加入后,产能比重约占整体大世代产线21.1%;而此次成功收购中电熊猫的2条产线,京东方将掌握四分之一的整体市场产能,并有望于2021年将市场占比提高到28%,提高市场话语权。 此外,完成收购后,京东方在电视、显示器、笔电等应用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将从18.5%、27%、27.3%分别提升至23.3%、31.7%、31.5%,进一步拉大同第二名的差距,站稳国产企业龙头地位,也向其“半导体显示领域全球领导者”的发展目标靠近。 然而,京东方宣布收购南京G8.5公司和成都G8.6公司股权,并不是被所有人看好。 这是因为南京G8.5、成都G8.6都存在严重亏损,两家公司在2019年分别亏损94.99亿、9.65亿元;而2020年上半年,又各自亏损了9.96亿元、12.91亿元。 京东方自己也一直有着“烧钱王”称号,此次收购两条严重亏损的产品线,京东方的业绩是否会受到影响仍未可知。 但一种观点是,京东方可以改变这个困局。中金公司曾表示,京东方可以利用现有的供应链、客户资源、经营管理优势等,帮助产线尽早扭亏为盈。 京东方和TCL的竞争仍在继续,但京东方和中电熊猫的纠葛已经告一段落。 时运不同 68年前,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以下简称“中电熊猫”)和京东方都还不叫现在这个名字。前者是被称为中国电子工业摇篮的南京无线电厂(简称714厂),后者则是刚刚成立的隶属于军委总参通信兵部电信工业局的北京电子管厂(简称774厂),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1956年,二者迎来了各自的高光时刻。714厂创建了“熊猫”品牌,以国宝命名,此后熊猫牌电子管收音机、熊猫牌黑白电视风靡中国,成为彼时的硬通货。774厂则在成立5年后,迅速发展为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 熊猫牌收音机 改革开放后,二者的命运开始走向分化。 714厂响应彼时国家“能买到的不造”理念,一路引进新技术,快速推出外国芯中国壳的产品占领市场。这套理念还被用于当时的家用电器、汽车、飞机等行业。到1987年,714厂组建了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将国有企业市场化的道路践行到底,成为彼时当之无愧的明星。 而曾于1981年成功研发出液晶面板的774厂,则不甘以拿来主义助他人发展,坚持死磕自主研发道路。 但是,受到四川长虹(原780厂)、南京熊猫(原714厂)、海信电器(原青岛无线电二厂)和中外合资的TCL、康佳等企业的冲击,再加上774厂所擅长的电子管技术逐渐被半导体技术取代,774厂出现了连续7年的亏损,一度发不出工资,成为当时北京市亏损最多的企业,厂里的员工甚至需要捡菜叶为生。 1993年,774厂开始求变求生。为了让这些老前辈能有条活路,前任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放弃已经谈妥了的外部企业的高薪职位,留下来并接任厂长。他带领2600多名员工集资,借助银行债转股的方式,将厂子改为混合所有制的北京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子),并于当年成功扭转亏损局面。 到1996年,熊猫集团控股的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次年,东方电子上市B股,并于2000年在A股上市。 殊途同归,二者都走出了自己的上市路,只是相对于京东方的曲折,熊猫走得更顺一些。 但上市仅仅是一个开始。南京熊猫上市当年,长虹就拉开了国产电视价格战,用8%-18%的降幅,将国内电视品牌打得措手不及,南京熊猫受挫。 到1999年,亏损5亿元、面临摘牌危险的南京熊猫,开始调整重点发展业务,通过大规模债务和资产重组,将彩电业务剥离了出去,向移动通信业务转移。但通信业的发展并不顺畅,南京熊猫亏损严重。 2007年5月,南京熊猫被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组,称为南京中电熊猫。 另一头,仍在老阵地的东方电子,迎面撞上了2001-2003年的面板产业衰退期。 衰退期是绝境,也是机遇。 在过往的数次衰退期里,松下、日立、星电等日企淘汰了一大批难以支撑的企业。三星、LG电子、现代集团等韩企借助“反周期投资”战略,获得面板行业霸主地位。台湾达光电、奇美电子、广辉电子等6家企业在下一次衰退期中,又重现“反周期投资”,扳倒了韩国。 但在2001-2003年的产业衰退期里,韩国现代垮了。 2003年1月,在国家支持下,已改名京东方的东方电子抓住此次机会,以3.5亿美元成功收购现代旗下的TFT -LCD业务,进军TFT-LCD领域,也走出了一条“国外收购国内扎根”的发展道路。 同一年,京东方开始自建5代生产线。王东升本计划前往香港上市,为5代筹钱,但2004年下半年接踵而来的产业衰退期让京东方这个“蛇吞象”玩家差点撑死——资金链几近断绝,5代量产后产品售价腰斩。 在政府背书下,京东方靠7.4亿美元的银行贷款和北京市政府额外提供28亿人民币借款留下了一口气,又经历了2005、2006两年分别15.87亿、17.71亿的巨额亏损,终于在2007年实现扭亏为盈。 自此,在未来的发展里,重组再没有离开熊猫的命运,玩命也成了京东方的代名词。 2009年,中电熊猫再和夏普合作,希望通过购买其停产多时的6代产线设备,引入夏普8代线的生产技术。 这个算盘打得很精,先用6代应对当下国内市场,再通过买买买直接碾压其他选手推出最新产品,稳赢。南京政府方面为支持该项目,还免费向熊猫集团提供了5000亩土地和其他政府相关补贴。 的确,凭借此次引入的产线及从夏普那获得的独家秘技IGZO技术,中电熊猫曾获得短暂的春天,甚至于2012年被整合到中电集团电子元器件上市平台华东科技旗下,走起资本运作路程,华东科技一度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触摸屏生产厂商。 中电熊猫生产线(成都商报 张士博/视觉中国) 可2015年,中电熊猫几经周折用291.5亿元拿到的IGZO 8.5代线,产能远比不上夏普的10代线,这意味着除非市场需求已远超夏普产能,否则中电熊猫拿不到好的订单。 没有核心技术,产能受限,这条被寄予厚望“买进”的新产线,终于拖垮了华东科技。 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最终落得将产线卖身京东方。 但京东方也并不好过。从2009年开始,京东方就一路走进了不断圈钱、烧钱、研发新技术、建厂的怪圈。 直到2012年,一直在玩命、烧钱、自研技术路上狂奔的京东方才见到些许曙光,主营业务开始盈利。此后,京东方更是攻破了柔性技术、OLED等新技术等门槛。 2017年上半年,京东方的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的出货量超过三星,2018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又超过LG。 随着LED主要市场向中国转移,京东方如成功收购熊猫的面板产线,其技术创新、市场会有更大增长空间。 两大金汤匙企业的命运,自此天差地别。 熊猫教训 回望“熊猫”面板发展历程,一手好牌打到几经重组、产线被收购,它到底做错了什么? 其一,技术不自主。 从改革开放的买买买,到转产通讯业务、引入夏普产线,中电熊猫这个曾经创造了国宝黑白电视的企业,并没有坚持技术自主、与时俱进,总希冀于拿来主义,技术不自主,落得个只能拿夏普看不上的订单的下场。 其二,管理几经易手。 与王东升从1993年就接手的京东方不同,中电熊猫经过多次重组、整合、拆分,公司的核心发展策略不稳定。古之将者,其气质会影响军队的作风,而中电熊猫没有这样的领军人物,公司发展路线也不连贯。 其三,用钱失控。 面板行业颇有看天吃饭、看时吃饭的意思,兴盛时要储钱。而熊猫面板业务一直以来管理费用较高,财务费用高企。华东科技的年报显示,其财务费用率2016年时还仅为3.96%,到2018年已飙升至17.35%。 反观其对手,TCL整合产业链,向上扩展至面板行业以降低生产成本;一直缺钱的京东方在不断扩充产能时,更是对成本把控严格。 改革开放时期就定下来的买买买风格和自研风格,仿佛是融于两家公司身上的宿命,也造就了它们的现在。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京东方虽然在LCD市场暂时站稳了脚跟,却仍面临诸多风险。 家电分析师刘步尘认为,液晶面板行业最鼎盛时代实际上已经过去,行业利润逐年下降。中国企业在提升液晶显示产业规模的同时,应该看到行业存在的风险。 风险在于技术之争。 LCD虽然凭借价格低廉占据当下主要市场,可Q-OLED、Mini LED、Micro LED、“印刷显示”等技术仍在不断研发、寻求取代,这些面向未来的新技术都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韩国面板巨头宣布减产或关闭LCD产线、全力投入OLED产品,正显示了他们的决心。OLED这块盘子,随时可能出一块新蛋糕。 在智能手机屏幕上,OLED已经发展为苹果、三星、小米等品牌的高端旗舰机的标配。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Stone Partners对外公布的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OLED面板的出货量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三星一家就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京东方柔性显示屏 虽然京东方在OLED、柔性、刚性、包括microLED、micro OLED在内的显示领域都有布局,但新技术的落地、生产、追平市场都需要时间、资金;其旧产线还可能面对产能过剩危机。包括京东方在内的众多国内面板企业,仍需在技术研发、资金管理、产能、市场上费心。 一个好消息是,有媒体报道,根据供应链的消息,除 iPhone 12 Pro 和 iPhone 12 Pro Max,京东方将会为 iPhone 12另外两款机型提供OLED 屏幕。 面板行业从未有常青树。深谙韩企反周期套路的京东方,能否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生机,避免重蹈熊猫面板覆辙? (来源:市界Newsseeker的财富号 2020-10-13 07:25) [点击查看原文]

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点击可查看作者简介

2020年10月13日 09:11
来自电脑网页版
(0)| 阅读数(1156) |
分享
| 收藏 | 回复(0) | 举报
新浪推荐
本社区信息

版主:

我要做版主
其他服务
如果你使用中遇到困难请联系,@新浪股市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