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社区 社区投诉 返回孚日股份您当前的位置:新浪股市汇 > A股>孚日股份(sz002083)> 浏览帖子
今开: @open@ 最高: @high@ 最低: @low@
成交量: @volume@ 成交额: @amount@ 换手率: @turnover@
市盈率TTM @pe@ 市净率: @pb@ 总市值: @totalShare@
河南股友

转发

转发 ◆ ◆ 砍柴网 发表于 2021-02-10 21:38:33 [财富号评论吧] 比茅台还暴利!靠卖牌子年赚40个亿,如今被质疑造假 我以为,中国最牛的上市公司是茅台。 因为他能把水,变成金子,并且别人无法复制。 但有一家企业更变态,都不用水,光靠名字就能生钱——南极人。 有过网购经验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南极人这个品牌。 比如内衣、袜子、羊毛衫、羽绒服,足浴盆 …… 你也许很好奇,他怎么什么都卖? 难道这是一家综合性的大集团? 实际上,南极人这家公司,并不生产这些东西,只是给这些东西贴上牌。 专业点说,叫品牌授权。 俗气点说,叫卖牌子。 1998 年,34 岁的上海人张玉祥嗅到了保暖内衣行业的巨大商机。 他砸掉了国企的 " 铁饭碗 ",下海做起了服装生意,创办了南极人。 为了快速在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张玉祥想到了一个捷径: 让经销商提前注入货款,自己保证提供产品与品牌。 这种模式就叫 " 借鸡生蛋 "。 当然,借鸡也是一门技术活,张玉祥深谙此道。 四处吹牛招商,宣讲募资,一下子就筹集到 300 万元,他拿着钱迅速建立了生产线,大规模地生产保暖内衣。 那时候,保暖内衣算是个新鲜事物,人们以冬天穿保暖内衣为时尚。 彼时一套普普通通的保暖内衣能卖到五六百。 短短 4 个月时间,南极人总营业额就达到了 1 亿元,率先在上海打开了市场。 张玉祥靠着嘴炮发了第一桶金。 他也深知,宣传的重要性。 赚到钱后,张玉祥果断斥巨资,拿下了央视黄金广告时间,植入了 15 秒广告。 " 南极人不怕冷 ",洗脑循环,大家也就熟知了这个品牌。 后来,南极人也请了不少明星,刘德华、葛优、袁咏仪,都担任过南极人的代言人。 2000 年,知名品牌 " 俞兆林 " 被曝出所售保暖内衣含有塑料薄膜。 这种薄膜不仅不环保,还对人身体有害。 另一边,南极人却因早早地抛弃了这种面料,花钱与美国杜邦合作,研发 " 棉 + 莱卡 " 的环保内衣,深得民心,一举成为国内保暖内衣的巨头。 至此,南极人的商业版图正式确立。 到了 2004 年,南极人累计实现销售额达到了 10 亿元,堪称业界奇迹。 看到南极人那么赚钱,很多国内的纺织企业自然跃跃欲试。 千禧年后,各种品牌扎堆保暖内衣行业,不断地进行价格战,200 元、100 元、50 元 …… 保暖内衣的暴利时代,瓦解了。 行业的成本逐渐透明化,南极人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 2008 年是南极人转折之年。 一方面,2008 年的金融危机让南极人面临了严酷的外贸压力。厂商们的订单越来越少,价格越压越低,而劳动力的价格却在逐渐攀升。 另一方面,内衣行业产品单一、款式老化、供应链过剩等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 内忧外患下,张兆祥突发奇想,果断选择了转型。 他认为,卖衣服,虽然创收巨大,但是看不到未来。 反过来,如果能提高品牌效力,把南极人打造成一款金字招牌,还是有很大盈利空间的。 于是,他大胆砍掉了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开启品牌授权商业模式,俗称 " 卖吊牌 "。 问题来了,为什么别人要买南极人的吊牌呢? 因为在中国服装市场,缺乏的不是生产设备和工艺,而是比谁牌子大,比谁能抢占消费者的心智。 举个简单的例子。 同样是纯棉 t 恤,阿迪达斯就能卖 300 元,普通牌子 59 元,没牌子的 19 元。 真的是材料上的差异吗? 非也。 其实就是卖牌子。 中国有很多服装厂,他们有好的产品,但苦于起步晚,没有牌子,销量一直低迷。 而南极人虽然不算很大的牌子,但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质量上也没出过什么差错,此时授权给那些没有牌子的服装厂,自然是双赢。 更何况,相比于一线大牌,南极人的品牌授权门槛很友好。 以天猫为例,获得南极人的授权只需缴纳 10 万元保证金,而差不多类型的恒源祥合作工厂,则需要缴纳 100 万元保证金。 凭借低价优势,南极人靠卖牌子,卖疯了! 根据 2019 年财报,南极人合作供应商达 1113 家,合作经销商达 4513 家,授权店铺达 5800 家。 从 2016 年到 2019 年,南极人营业收入翻了 8 倍,高达 39 亿元,其中品牌授权及相关服务收入翻了 3 倍,高达 13 亿元,而且品牌授权的毛利率高达 93%。 这里面包括乳胶枕垫、口罩、电热毯、内衣、纸尿裤和洗脚桶等等。 只要是你能想到的,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商品类目,几乎都可以申请南极人的牌子。 不卖产品,只卖品牌,张玉祥每年坐收十余个亿,身家水涨船高,成为服装界的 " 隐形富豪 "。 2020 年,张玉祥、朱雪莲夫妇以 145 亿元身家登陆《胡润百富榜》。 在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0 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中,南极人与小米、华为一起,取代了耐克、雅诗兰黛等国际大牌,成为 95 后购物车里最常见的中国制造品牌。 至此,南极人的致富密码,开始被人关注。 谁是南极人的最好模仿者呢? 可能就是小米。 众所周知,小米本来是卖手机的,但现在还卖电吹风、空调、密码锁、T 恤、旅行包,可以说是无所不卖。 话题回到南极人。 据财报显示,2020 年的前三季度,南极电商营业总收入约 27.72 亿元,毛利率高达 93.36%,和茅台比肩! 在无工厂、0 生产的情况下,靠挂牌授权就赚翻了。 你说不让人眼红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树大招风,一个人起跳太快也是容易出问题的。 据《南方周末》报道,仅 2018 年,南极人已经上了 14 次不合格产品的黑名单。 从蚕丝被、内衣、童装、冲锋衣到卷发棒、按摩棒等均有产品上黑榜。 在电商网站上,很多顾客留言差评,说买南极人要看运气。 毕竟,南极人只是卖牌子的,基本不会管质量。 2021 年年初,南极人迎来了暴利时代的第一次挑战。 兴业证券分析师的路演汇报指出,靠品牌授权生意赚大发的南极人疑似 " 体外循环财务造假 "。 什么叫 " 体外循环造假 "? 说白了,就是公司和客户之间串谋,自买自卖,联手造假,虚增收入。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财报好看,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实际上,很多财经自媒体都对南极人的财务数据提出过质疑,毕竟 93% 的毛利率,跟同行业内其他品牌相比,也太扯了。 但因为拿不到真实的财报,也只能是纸上的分析。 还有一个细节是,这些年,南极人的大股东在不断地跑路。 实际上,南极人卖牌子是个好生意,但生意背后的质量问题,也是肯定会有的。 所以问题的症结就是,当这个牌子卖多了被搞臭了,游戏还能玩下去吗? 南极人的这条船,表面乘风破浪,船底蛀洞丛生! 延伸阅读 年内跌幅行业第一 " 吊牌之王 " 南极人为何不香了? 雷达财经出品 文 | 吴艳蕊 编 | 深海 截至 1 月 25 日收盘,南极人品牌运营主体南极电商年内跌幅达 36.7%,在其所处的专业连锁行业跌幅第一。 事实上,自 2020 年 7 月下旬以来,南极电商改变了 2020 年二季度股价持续上升的趋势,股价开始持续性下跌。直至 2021 年 1 月 4 日开盘后,南极电商闪崩跌停;1 月 5 日股价开盘后直奔跌停。股价接连跌停、拦腰折断,此前南极电商并未发布相关利空股价的消息。 市场参与者寻求股价下跌原因,不少投资者怀疑公司财务造假,体外循环。 对此南极电商 1 月 5 日下午召开了特定投资者的电话会议,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玉祥为接待人,晚间公司发布股份回购公告。2021 年 1 月 6 日和 7 日,公司陆续在互动问答平台回复,公司财务舞弊,体外循环等问题。 1 月 12 日晚间,公司发布澄清公告,进行了系统回应,但却未改变股价颓势。 红极一时的南极人,到底怎么了? 贴牌宇宙中的 " 吊牌之王 " 上世纪末,俞兆林品牌的保暖内衣横空出世,成为 " 保暖内衣鼻祖 "。成立于 1997 年的南极人和恒源祥、北极绒等品牌不断入局保暖内衣行业。此后南极人采用创新技术,用 " 棉 + 莱卡 " 材质取代了此前 " 纤维 + 塑料薄膜 " 的保暖内衣,这一举措使南极人迅速扩张并成为国民品牌。 进入新世纪后,上述品牌纷纷以央视为主战场进行广告大战。直至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出现,各行业损失不断,纺织业同样受到强烈的冲击。面对不断减少的订单,南极人开始了 " 轻资产 " 的营业模式,逐渐去掉生产与销售环节,转型为 " 品牌授权 " 模式。同一时期,北极绒和俞兆林同样开始转向 " 轻资产 ",加上更早进行转型的恒源祥,贴牌宇宙开始形成。 与此同时诞生的淘宝,推动了品牌授权的发展,贴牌宇宙开始无孔不入。 南极人更是不断扩充产品品类,从内衣和家纺领域到纺织、箱包配饰、健康生活、食品宠物等四大品类无数小品类。在南极人 2021 年 1 月的互动问答中表示,公司以家庭为场景,不断扩展产品品类,从原有的内衣、家纺、男装、女装、母婴、童装、鞋品、户外、箱包鞋配等大纺织领域逐步进入包括日用百货、小家电、食品等非纺织领域。 南极人由此被戏称为 " 万物皆可南极人 ",并有了 " 吊牌之王 " 的称号。 2016 年南极人借壳上市,更名为南极电商。2015 年 12 月 31 日,南极人共同体授权供应商达 422 家,授权经销商达 1053 家。2015 年 " 南极人 " 品牌产品在主要销售平台阿里及京东的销售额分别达 313571.151 万元、53536.64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77.95%、136.79%。 2019 年,南极人合作供应商总数为 1113 家,其中主要合作供应商约 500 家;合作经销商总数为 4513 家,授权店铺 5800 家。公司在各电商渠道可统计的成交额达 305.59 亿元,其中南极人品牌为 271.38 亿元。 四年时间,经销商数量增长了 328.58%,平台总成交额增长 639.25%。公司归母净利润更是连年增长,2015 年到 2019 年分别为 1.72 亿元、3.01 亿元、5.34 亿元、8.86 亿元、12.06 亿元;同比增长 158.37%、75.27%、77.42%、65.92%、36.06%。 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营收 27.72 亿元,同比增长 4.73%;归母净利润为 7.22 亿元,同比增长 19.9%。 被质疑体外循环 在巨额的收益背后,是南极人品牌令人堪忧的产品质量问题。 在黑猫投诉平台中,南极人品牌的投诉数量为 170 条," 南极人 " 的搜索结果共 561 条。购买的电热水袋着火、羊毛被异味、运动鞋穿着不到两月损坏、店铺虚假发货等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此外,南极人品牌频频登上市场监管部门黑名单。2020 年 3 月国家市监局抽查到南极电商旅行箱包不合格;4 月江苏省市监局检测到南极人户外冲锋衣不合格;6 月南极人 10 公斤米桶被上海市监督管理局检出标签标示项目不合格;7 月南极人彩棉和服三件套(婴幼儿内衣)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存在绳带不合格问题。 除了质量问题,南极电商还被质疑存在造假问题。 2019 年,兴业证券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导投资人识别体外循环造假。在这份报告中,兴业证券列举了 "XX 电商 " 的案例,并提出了六个疑点,分别是:净利润非常高而无明显壁垒、无明显的竞争对手、非常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财务数据质量差 ( 应收账款 ) 、经营规模翻倍增长的同时员工数量下降、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叠。彼时,外界普遍认为,该 "XX 电商 " 指的正是南极电商。 随着该报告再次流传,南极电商股价一路下跌。 其中,2021 年 1 月 4 日股市开盘,南极电商股价大幅低开,当日收盘价 12 元,跌幅 10%。1 月 5 日,收盘价 11 元,再次跌停。与 2020 年 7 月中旬的最高价 24 元相比,下跌了 54.17%,股价遭腰斩。 面对持续下跌的股票,2021 年 1 月 5 日晚间,南极电商公布了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 方案中表示,南极电商本次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总金额不低于 5 亿元、不超过 7 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 15 元 / 股(含 15 元 / 股),回购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 6 个月内。 回购方案表示对于公司经营、财务、研发、债务履行能力、未来发展影响和维持上市地位等分析。未经审计财务数据测算,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公司总资产为 58.83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5.3 亿元,流动资产 43.95 亿元。此次回购资金总额上限 7 亿元占公司总资产、净资产、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 11.90%、13.21%、15.93%。公司此次回购不会对公司经营、财务、研发、债务履行能力、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次回购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不会改变公司的上市公司地位,不会导致公司的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 回购未能挽救公司股价,1 月 7 日南极电商跌幅 2%,1 月 8 日股价维持在每股十元,涨跌幅为零。1 月 12 日,南极电商股价再次跌停,收盘价为 9.23 亿元。 公司对质疑全盘否认 1 月 12 日晚间南极电商发布关于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对净利率非常高而无明显壁垒;无明显竞争对手;非常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财务数据质量差,营收账款占比重较高;经营规模翻倍增长,员工数量反而下降;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叠;通过税务角度计算,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金额远远低于通过财报角度季度的增值税金额;历次股权质押资金主要用途等八个疑点进行回复说明。 南极电商称,IP 授权业务本身壁垒较低,但拥有持续成功的 IP 壁垒很高。据三文娱(第三方公众号)统计,全球总收入排名前 50 的 IP 中,纯美国 IP 有 22 个,纯日本 IP 有 20 个,纯国产的 IP 数量为 0。中国授权零售商品的销售规模仅占全球 3.4% 份额,发展空间巨大。公司以南极人、卡帝乐鳄鱼、精典泰迪等品牌开展授权业务,2020 年总 GMV 销售额已突破 400 亿元,因此公司的 IP 品牌授权具备明显的竞争壁垒。 公司认为,现金流及盈利能力为衡量公司财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净资产回报率等指标。2018 及 2019 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5.51 亿元、12.55 亿元,净资产回报率 ROE(净利润 / 净资产)分别为 23.71%、24.82%,业务现金流状况良好,净资产回报率处于已上市公司中高段位水平。 针对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叠问题,南极电商表示在产业链合作模式上,生产商与经销商存在重叠,多为前店后厂模式,生产商与经销商均为公司的客户。未经审计的数据表示,公司在阿里渠道上 30%-50% 为前店后厂模式,在拼多多渠道 50%-70% 为前店后厂模式。 南极电商称,上市五年以来,已累计实现超过 1100 亿元销售额,2020 年阿里平台销售近 3.37 亿件商品、覆盖 2.93 亿消费人次。公司本部近三年净利率保持在 70% 以上,净资产回报率保持在 20% 以上,无外部有息负债,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作为一家数据透明、信息公开的互联网公司,所有数据都截取自电商平台官方数据,真实、可靠、可溯源。 澄清公告发布后,公司股票颓势仍未改变。1 月 13 日至 1 月 26 日收盘,累计跌幅达 6.18%。 来源:无相财经

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点击可查看作者简介

2021年02月11日 09:15
来自财经客户端

手机扫描二维码
下载财经客户端

(0)| 阅读数(692) |
分享
| 收藏 | 回复(0) | 举报
孚日股份社区热门贴
新浪推荐
本社区信息

版主:

我要做版主
其他服务
如果你使用中遇到困难请联系,@新浪股市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