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社区 社区投诉 返回神州数码您当前的位置:新浪股市汇 > A股>神州数码(sz000034)> 浏览帖子
今开: @open@ 最高: @high@ 最低: @low@
成交量: @volume@ 成交额: @amount@ 换手率: @turnover@
市盈率TTM @pe@ 市净率: @pb@ 总市值: @totalShare@
江西股友

荣耀收购方确认 东方财富网财经新闻披露

华为剥离荣耀的靴子还未落地,消费者BG和汽车BU又将迎来调整。  36氪从多位接近华为高层的知情人士处获悉,华为消费者BG正在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进行整合,总负责人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  “目前两个部门在投资层面已经合并,人员和业务上还没有变化。”多位消息人士告诉36氪。  在华为的组织架构中,有三大BG和两大BU.BG业务分别是运营商BG、企业BG和消费者BG;BU业务包括Cloud&AI BU(云业务)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2019年5月27日,任正非签发华为组织变动文件,批准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该文件指出: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成为面向汽车的增量ICT部件供应商,帮助企业造好车。  36氪从华为内部了解到,华为每个大的业务部门都对应着一个管理委员会或者投资决策委员会,职权包括审批业务投入所需的资源和人力等,消费者业务BG有自己独立的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是余承东。而汽车BU自2019年5月正式成立起,属于ICT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最高负责人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车BU和消费者BG在投资层面合并,就是把车BU划到消费者BG管理委员会下面,余总(余承东)总负责。”有华为人士告诉36氪。这意味着,华为汽车业务负责人将由徐直军向余承东交接。  对于上述消息,36氪向华为集团寻求回应,截止发稿,暂未收到回应。  而在对外传播上,也能看出余承东代表华为汽车业务走到台前的迹象。11月14日,长安汽车宣布,联合华为和宁德时代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华为高级副总裁、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通过视频发言表示,“百年汽车产业与ICT产业一样面临着新时代的变革。长安汽车和华为拥有着相似的坚忍不拔、扎扎实实做事的精神内核。两家公司强强合作,面向未来智能化、电动化汽车时代来临,共同打造新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和产品。”  有汽车资深从业人士向36氪分析,因为美国商务部的制裁令,华为芯片业务受阻,导致今年面临营收减少的压力,“而对于汽车BU这种短期不能产生效益的部门,也是一个不错的整合方式。”  也有行业人士认为,荣耀手机业务剥离后,消费者BG的业务将出现一个大空档,“余承东肯定也希望接手汽车业务。”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指出汽车业务的价值,“可能十年以后的汽车行业,华为又很牛逼,像在手机行业一样。”  为了规避美国商务部在今年9月实施的芯片制造技术限制令,华为不得不着手剥离荣耀手机业务。36氪曾独家报道,华为正计划将荣耀手机业务打包出售,交易价格根据去年荣耀60亿元利润,16倍PE来定,约为1000亿人民币,收购方包括神州数码、三家国资机构以及荣耀管理层等。  华为汽车BU业务包括5个部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每个业务都与华为传统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业务相关,其现扩展的业务看似很多,但都基于某个原有产业的延伸,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场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曾表示。  华为的车载5G模组、TBox、鸿蒙操作系统、车机映射方案HiCar等,都是消费者业务部门的技术,而汽车BU的智能座舱方案也是基于上述部分技术搭建。有车企人员也告诉36氪,多次遇到过“华为车BU的人来谈完业务,其他业务部门的人接着来谈”。两者整合显然将提升资源利用和技术研发的效率。  虽然目前车BU和消费者BG在业务和组织人员上,尚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多位华为人士向36氪分析,这一局面只是暂时,“高层领导很可能已经在规划最终的架构和业务逻辑。”  从华为智能汽车BU的业务范围可以看出,华为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拥有全链条技术。也因此,即便华为多次表态“不造车”,但都并未能说服行业。如今伴随华为汽车BU整合进消费者BG,2C属性进一步增加 ,华为造车的猜测应该更难平息了。

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点击可查看作者简介

2020年11月16日 13:02
来自电脑网页版
(0)| 阅读数(540) |
分享
| 收藏 | 回复(0) | 举报
新浪推荐
本社区信息

版主:

我要做版主
其他服务
如果你使用中遇到困难请联系,@新浪股市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