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不是唯一一家让投资者获得丰厚回报的公司。如表8-2所示,其他19家表现最佳的公司的收益率同样超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益率2.5~5个百分点。在这20家公司中,有15家公司分属两个行业:以国际知名消费品牌为代表的日用消费品行业与医疗保健行业,尤其是大型制药公司。好时牌巧克力、亨氏番茄酱、爱心牌糖果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均拥有极高的品牌价值,深受消费者的信任。
另外三家公司包括:由理查德·科瑞于1855年创立的机械工业品制造公司——科瑞公司;由约翰·迪尔于1840年创立的农业与建筑机器制造公司——迪尔公司;还有由詹姆斯H.麦格劳于1899年创立的全球信息提供商——麦格劳–希尔公司(现在更名为麦格劳–希尔金融公司),也是标准普尔公司的所有者。在过去5年中,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还加入了天然气生产商EQT公司(前身是于1888年成立于匹兹堡的公平天然气公司)和新万欧卡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06年的俄克拉何马新天然气公司)。
有一家公司尤其值得注意,这就是CVS公司。在1957年被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时,CVS公司叫作梅尔维尔鞋业公司,以创始人弗兰克·梅尔维尔的名字命名。梅尔维尔在1892年成立了一家制鞋公司。1922年,这家公司进行整合,同时被命名为梅尔维尔鞋业公司。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鞋业公司一直是最差的投资之一,即使是沃伦·巴菲特也后悔在1991年投资于德克斯特鞋业公司。但是梅尔维尔鞋业公司十分幸运,该公司在1969年收购了专门生产个人健康产品的消费者价值连锁店(consumer value store chain)。这家连锁店很快成为公司最盈利的部门。1996年,梅尔维尔鞋业公司更名为CVS公司。因此,一家注定要失败的鞋业公司,仅仅因为幸运地收购了一家零售连锁药店而挖到了一座金山。
表8-3中的公司也有类似的表现,如前所述,该表列出的前20位大公司名单既包括那些保留原有公司结构的公司,也包括那些同其他公司合并的公司。在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全部原始成分股中,撒切尔玻璃公司的业绩排名第二,仅次于菲利普·莫里斯公司。20世纪50年代初,撒切尔玻璃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牛奶瓶制造商。
但是,随着婴儿潮转为婴儿荒,玻璃瓶已经被硬纸箱所代替,撒切尔玻璃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但撒切尔玻璃公司的股东十分幸运。1966年,公司被雷氏制药(Rexall Drug)收购,更名为达特工业公司(Dart Industries),并于1980年与卡夫集团合并,最终被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所收购。如果一个投资者在1957年购入100股撒切尔玻璃公司的股票并将股息进行再投资的话,截至2012年年底,这个投资者将持有14000股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股票,而且还将持有同样数量的菲利普·莫里斯国际集团的股票,市值超过1600万美元。
摘选自《股市长线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