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社区 社区投诉 返回仁和药业您当前的位置:新浪股市汇 > A股>仁和药业(sz000650)> 浏览帖子
今开: @open@ 最高: @high@ 最低: @low@
成交量: @volume@ 成交额: @amount@ 换手率: @turnover@
市盈率TTM @pe@ 市净率: @pb@ 总市值: @totalShare@
江西股友

震惊

俗话说:“法无禁止皆自由”。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很多老板利用自己的一套模式开始了疯狂圈钱的套路。 其中,贴牌模式则是10年前非常流行的一种商业模式。品牌企业通过砸下重金的模式打造出一款或者几款爆款,轻松占领用户的心智。 就在用户对该品牌产生极大的信任的时候,品牌则开始利用自身的品牌溢价通过授权的模式获得一定的品牌授权费用。 在品牌授权领域,南极人堪称该领域的“祖师爷”,明明南极人是凭借着一款保暖内衣风靡大街小巷。现如今,该公司授权的贴牌产品包括:内裤、床上用品、上衣、袜子、枕头、电蚊香液等等产品。 据悉,目前南极人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工厂,公司的主要收入就是品牌的授权费用,此外还有产品的销售收入。 虽然说南极人的这种贴牌做法让很多消费者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但至少是日常用品类的,几乎不会对人造成大的伤害。 相比之下,我国的医药品牌仁和药业则显得激进了很多,不顾它是医药企业的事实,大胆授权其他小工厂贴牌生产仁和牌面膜、祛痘凝胶、红豆薏米茶等产品。 假设这些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后果可能会十分严重,甚至会对消费者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1 洗洗更健康? 20年前,任静付笛生的代言的产品妇炎洁凭借一句“洗洗更健康”迅速就打开了女性私处健康护理液的市场,这也是仁和药业旗下爆火的第一款产品。 自从1998年妇炎洁上市以来,它就做到了连续18年保持同品类销量第一名的纪录,这个记录可以跟史玉柱的脑白金相提并论了。 2002年,仁和药业推出了儿童感冒药优卡丹。该药的主要代言人就是宋丹丹,广告语“家有儿女就用优卡丹”让人们记忆犹新。 2003年,在我国开始注重眼睛健康的年代里推出了闪亮滴眼液。代言人周杰伦的一句“谁用谁闪亮”也是洗脑无数人。 同年,仁和药业还推出了仁和可立克成人感冒药,代言人陈道明的一句“治感冒,一粒见效”让可立克火了很长一段时间。 短短5年内,仁和药业推出了4款爆款产品,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奇迹,仁和药业则轻松做到了。 只不过在此之后,我们就很少再看到仁和药业的其他爆款产品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公司转换思路了,走上了贴牌之路,赚起了快钱。 我们可以到某宝上面搜一下仁和,相关旗舰店很多很多,产品也是五花八门。其中包括:面膜、祛斑霜、珍珠粉、祛痘凝胶等等,大多都是围绕着美容这个特点展开的。 据悉,在某某书上面的一款仁和珍珠粉卖的价格是89元,买一送一。算下来折合44.5元一盒,每盒重50g。 而根据包装上的关键信息以及关键词搜索得知,同款珍珠粉只需要7.4元,相当于换了包装之后,价格至少涨了6倍。 不管是仁和药业还是品牌授权商都是很乐意见到这种情况的。 可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多多少少有点被骗的感觉。 2 仁和药业为何走上这一步? 其实一家企业的走向主要跟创始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联系。而仁和药业的创始人杨文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擅长营销的奇才,对于产品研发可能缺少一点耐心。 杨文龙出生于1962年,江西丰城人。 1982年,20岁的杨文龙在江西樟树开始了创业生涯。樟树市是江西省第一个百强县级市。 之所以樟树市的经济可以位列江西省前列,主要是因为这里是药材批发的天堂,有着“千年药都”的称号。自古就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说法,这也可以从侧面得知樟树市在我国药材领域的地位。 胆大心细,头脑灵光的杨文龙就是在此倒卖药材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10年间,资产过千万。 1992年,实体经济开始全面放开,杨文龙也再也不用藏着掖着。30岁的他成立了樟树华东药材站。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保健品成了当时割韭菜最疯狂的一个领域。中华鳖精、红桃K、三株口服液、太阳神等全都是那个时代的代表,很多企业瞬间就赚到了上亿甚至几十亿。 杨文龙岂能放过这个让自己成为超级富翁的机会? 只可惜,他的进入时间是在1998年,杨文龙接了保健品行业的最后一棒,创业失败。 好在此次失败并没有伤筋动骨,转手就开发出了“妇炎洁”产品。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2001年组建仁和集团,2006年成功借壳上市,实现了暴富梦想。 虽说公司发展越来越大,但是杨文龙并没有加大研发力度,而是采用了“躺着也赚钱”的贴牌加工模式。就凭这一招,吃了十几年。 截止2018年年报,公司共有员工7362人,仅仅销售人员就占了4523人,占比高达62%。这说明仁和药业将销售放在了第一位,只要销售足够强,公司业绩就能持续增长下去。 可是真正推进一家企业走向未来的,一定是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反观仁和药业,2019年营收达到了45.81亿元,而研发费用竟然低至3804万,不到营收的1%。 说白了,仁和药业就是在吃“老本”。一旦民众意识到仁和药业的很多产品并不属于仁和集团时,品牌的溢价自然会持续降低。 从赚钱的角度来看,仁和药业的赚钱模式并不是不行。但是从品牌的打造上,仁和药业正在放弃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有没有买到过仁和药业的贴牌产品呢?(来源:胡华成频道的财富号 2020-09-10 18:12) [点击查看原文]

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点击可查看作者简介

2020年09月10日 19:53
来自电脑网页版
(0)| 阅读数(1316) |
分享
| 收藏 | 回复(0) | 举报
新浪推荐
本社区信息

版主:

我要做版主
其他服务
如果你使用中遇到困难请联系,@新浪股市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