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债发行即将启动的同时,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资金也有了新进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二批项目清单,共涉及增发国债项目9600多个,拟安排国债资金超5600亿元。截至目前,前两批项目涉及安排增发国债金额超8000亿元,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大部分落实到具体项目。
其中,第一批项目清单包括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补助资金1075亿元,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1254亿元,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补助资金(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50亿元。
第二批项目清单包括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等领域项目。
基建投资有支撑
专家认为,国债和地方债资金到位后将对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2024年一季度、三季度将是新增专项债发行高峰;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特别国债,将对2024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形成拉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近期增发的国债项目清单陆续下达,随着资金加快拨付使用,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有利于释放基础设施领域的潜力和空间,促进下阶段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近期,多部门在部署明年重点工作时均强调了扩大有效投资。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继续用好增发国债资金;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用好各类资金加强项目建设,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
赵伟分析,水利投资或在增发国债支持下明显增长。与此同时,加快“十四五”项目建设或成推进实物工作量落地的关键,交通投资增长有较强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