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是最新的全市场加权估值。(注:本文发布于 2017 年 04 月 14 日)
本人是 2003 年入市的。之前经历过的中国股市,无非是估值快速上升、下降,或者在低位徘徊几年。我还从没有经历过 2015 到现在这样整体估值在高位区域徘徊已经将近 2 年的事情。
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对于某些群体来说,不涨不跌,维持整体高估,打压新股发行价,让更多的新股发行出来,才是最大的目标。所以,一万多亿资金在市场维稳,过去经过疯狂牛市后估值会迅速回落的经验不灵了。
逻辑链条是这样的:
第一个问题:要不要妥协?买入高估品种?以免未来可能出现牛市而「踏空」?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不是问题。
我不知道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相信「道」这个东西。什么是我心目中的「道」?我也说不清。总而言之,应该是一种「正」的力量。就是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虽然短期看也许不会让你占便宜,但是你如果坚持,长远来看会让你受益匪浅。比如说,过马路闯不闯红灯?闯了,节省几分钟时间。然而,不闯才是你延年益寿的正确选择。
这就是我对待,是否向混乱市场妥协的答案。我要坚持自己的理念,绝对不会买贵的东西,不会做任何人的接盘侠,不要想轻易地在市场上从我兜里赚走一分钱。
诸如此类的「道」的选择,其实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位可以自己体会一下。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要死等低估 ?
铺垫过后,终于开始回答你的问题。
我的答案是,不能「空仓」死等低估。事实上,我绝不支持任何时候「空仓」和「满仓」。仓位的变化,应该如行云流水一般,根据估值、流动性、情绪的变化,低买高卖,高抛低吸。在一个基本盘稳如泰山的情况下,进行不断调整。
这个道理很难解释。放在现实意义上来讲,我们不知道 GJD 还会在这个市场中兴风作雨多久。也许是一年?两年?五年?十年?说真的,不知道。如果他们铁了心地阻止价值回归,最后时间换空间成功,时间久了,业绩增长,股指下跌,慢牛格局自然而然形成,怎么办?
要知道,养老现在 37 倍的估值,到明年此时,即使指数不涨不跌,也会自然下降到 33~34 这个已经进入过去十年最低 10% 估值区域。如果 37 倍估值不变,那么指数已经涨了 10% 以上。你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