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宏-深圳:
大部分中国民众都会认为中国崛起指日可待,取代美国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复关及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却“泼了一盆冷水”。他在接受一次采访中提出,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很多人都在谈中

李映宏-深圳:
未来财政平衡的五种政策推演。一是提振房地产。可能性10%。唯一就是鼓励生育,提升出生人口。二是开征新税种。可能性30%,如开征财产税、房地产税。三是国企增效增收。可能性60%。具体举措:做大国资盘子,
李映宏-深圳:
A股市场或是中国最大的知识付费平台。做过美股的都知道,关注GDP、非农就业、物价指数、美联储议息几个数据,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但在A股,从能繁母猪的产后护理到人口饱和生育率,从7纳米光刻机到高铁齿轮传
李映宏-深圳:
中国证券市场全面走向注册制是一个里程碑,标志了中国证券市场全面和国际市场接轨,去除了更多的中国特色,未来逐渐港股化最后美股化,这是一个进步,将使中国证券市场从博奕市逐渐转向价值市,大家更关注企业真正的
李映宏-深圳:
解决卡脖子问题,关键要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靠国企,靠公立高校,靠国有科研院所,靠不住。一家华为的创新成果数量就可占全国小半壁江山,一家恒瑞医药的创新药成果就可傲视群雄,一家大疆无人机的专
李映宏-深圳:
欧美对中国半导体高端制造的卡脖子,并没有引起中国的针对性反击。不是中国手里没牌,只是咱们清楚,任何一张牌都不是完美的,都是双刃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背后牵扯太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企业。中国的策略仍是韬光
李映宏-深圳:
明年的外贸形势将异常严峻,我们将可能迎来近几十年来首次出口额的负增长。讲三点吧。一、发达国家经过大量的现金和实物补贴,普遍高通胀,购买力大幅下降。二、过去两年外贸的订单爆满。但是20年的汇率跌,21年
李映宏-深圳:
去年的12月,是一个分水岭。政府突然改变了防疫政策,民众毫无心理准备。突如其来的大转向刺激了A股出现大幅反弹。之后的兔年春节,冰冻三年之久的旅游电影市场出现反弹,民众开始乐观,并扬言今年会出现大牛市。
李映宏-深圳:
恒指于春节前突破两万二关口,且节后依然强势。上升动力来自于国内经济修复节奏加快和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港股牛市的宏观窗口期开始兑现。目前港股正受牛市第二级火箭推动,第三级火箭正在启动中。随着稳增长政
李映宏-深圳:
2023年,通货膨胀的洪水要来了,简单来讲,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央行新发货币从11月的33.48万亿,突然暴涨到了12月的36.10万亿,陡增2.52万亿。还记得2008年的4万亿吗?已经让中国的房价涨
李映宏-深圳:
很多同学这几天热议这张图。我个人觉得:这个事儿三年之内发生的概率很高。但2023年发生的概率不高。理由是:美股跌完后,A股会与全球市场共同见底共振(这个过程大约在2023年完成),然后,再开启一波牛市

李映宏-深圳:
一个大国输掉一场战争将付出惨重代价,但经济长期失血比输掉战争更可怕。尤其进入后互联网时代,科技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命门,例如半导体产业,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端产业的方方面面,也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李映宏-深圳:
金融时报这篇几个意思:1 没想到中国突然放开。2 过峰意外地很快,经济恢复前景看好,有利于大宗商品旅游等。3 同样的原因,给全球带来通胀压力,央行可能需要继续加息。语气和逻辑都很矛盾,比如一边说中国的

李映宏-深圳:
该知能知的人都知道,三驾马车中就是消费跑不动,因为普通老百姓没什么钱更没什么保障,心里不安稳所以有两钱就死存着。防疫过度严重影响供应链,外贸堪忧,只有政府投资这一架马车可以控制了,但蓄能不足跑不动了,

李映宏-深圳:
2022年A股新上市公司共计424家,较2021年减少100家之多;首发募资额为5785.21亿元再创新高,上交所和深交所IPO募资额分别位列全球第一和第二,远超其他市场,尤其是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

李映宏-深圳:
中国平安这两个月以来竟然走出一波小牛市!股价从35.9元涨到了现在的48.53元,涨幅高达35%,整个2022年股价几乎持平,没怎么下跌,而同期上涨指数跌了15%,创业板跌了近30%,也就是说你年初你

李映宏-深圳:
我是坚定看好港股的。港股通的有效性是远大于A股的。虽然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11月以来有了较大涨幅,但是它们距离历史高位还有不小的距离,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我认为,现在布局港股还为时未晚;如果布局的好

李映宏-深圳:
不要纠结为什么A股会跳水,没有任何意义!1. 如果全面注册制落地,A股会迎来更多的新股上市,这对于A股自然是利空;2. 如果全面注册制没有落地,对于证券板块是利空,为了等落地证券板块都跌
李映宏-深圳:
全仓港股,满血复活!你听到我反复的呼唤了么?你敢于逆人性加仓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