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mxg:
上周末隆基绿能(47.750, 0.75, 1.60%)宣布,近日收到德国哈梅林太阳能(7.350, 0.06, 0.82%)研究所的最新认证报告,公司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HJT)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
gzmxg:
多晶硅龙头通威股份(46.960, -1.02, -2.13%)(600438.SH)10月9日晚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14亿元~218亿元,同比增长25
gzmxg:
二季度,公募基金大幅加仓光伏概念,因此这波上涨基民也没有错过。基金经理李威、赖中立在二季报中表示,光伏板块受益于全球需求高增、硅料供应超预期释放与价格坚挺,以及疫情后供应链的迅速修复,市场不再担忧高价
gzmxg:
东方电气绿色智造基金、绿色低碳转型基金等签订基金合作协议,支持德阳产业转型升级。长城华西银行、工商银行(4.360, 0.03, 0.69%)德阳分行等市级金融机构代表与拟上市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签订
gzmxg:
受气候变化影响,英国近年夏季越来越热。太阳能电池板供应商“太阳棚”表示,今年订单同比增长4倍,客户去年等上两三周就能装上太阳能电池板,目前则需要等两三个月。 报道称,能源咨询机构“康沃尔洞察”公司上
gzmxg:
业内预计,8月国内硅料产量将有13%左右的环比增幅。这些增量显然有助于缓解当前光伏产业链的原材料焦虑,但还很难扭转硅料价格继续高位运行的趋势,硅料价格在三季度出现拐点的预期已落空。从多家机构的观点看,
gzmxg:
王勃华指出,光伏技术发展目前呈现五大特点。一是电池片大尺寸、薄片化推进速度进一步加快。大尺寸硅片市场占比快速提升,部分企业已将产线全部转为182毫米、210毫米等大尺寸。二是组件环节大功率化趋势明显,
gzmxg:
根据欧盟委员会旗下智库联合研究中心(JRC)的报告,吴必轩认为针对光伏产品的生态设计要求可能涉及:碳足迹和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产品的发电量、组件的耐用性、长期的性能退化、可维修性,可回收性。能效标签
gzmxg:
N型电池内部HJT和TOPCon两种技术的路线之争。在HJT产业密集催化且降本与量产进度超预期的情况下对TOPcon技术情绪面扰动。但事实上,虽然HJT理论转换效率更高,但HJT的设备生产成本相较于T
gzmxg:
钙钛矿的效率“天花板”更高。晶硅电池理论上的效率极限是29.4% ,现实条件可实现的工程极限效率是27.1%;量产电池方面,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预测,到2030年,常规PERC晶硅电池效率
gzmxg:
中国光伏行业市场集中度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光伏行业实现稳步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吉瓦(GW)、198吉瓦、182吉瓦,同比分别增长28.8
gzmxg:
既然行业景气度较为确定,那么又有哪些个股值得关注呢? 光大证券(11.480, -0.07, -0.61%)(维权)研报指出政策助力下,新能源板块加速发展。可以关注以下几大领域的相关个股。 光伏领
gzmxg:
4月1日生效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进一步明确,“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其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完成。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规范》对光伏系统的建筑安装要求非常严格,不仅提出光伏系统使
gzmxg:
在欧盟不断寻求能源独立的背景下,欧洲新签光伏项目的PPA(购电协议)电价也不断上升。据专门提供购电协议的可再生能源软件平台公司pexapark数据,欧洲光伏项目PPA电价已达到100.49欧元/兆瓦时
gzmxg:
已“狂奔”16周的多晶硅价格终于暂时止步。 5月1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公布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最新价格数据显示:单晶复投料成交价在25.50-26.60万元/吨,平均2
gzmxg:
5月18日欧洲委员会公布能源计划将欧盟“减碳55%”政策组合中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总体目标从40%提高到45%;建立专门的欧盟太阳能战略,到2025年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翻一番,到2030年安装60
gzmxg:
据协鑫能科(14.370, -0.20, -1.37%)对外披露的数据,单个乘用车换电站的建设成本约为400万元至500万元,单个重卡换电站成本约为800万至1000万元
gzmxg:
通威股份方面称,公司已在HJT、TOPCon等新型电池技术领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并取得领先的研发成果。未来,将适时导入新型电池技术规模化量产,进一步推进大尺寸、薄片化发展趋势,巩固公司在太阳能电
gzmxg:
在2022年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中,华润电力、中核汇能、中广核、华能等光伏电站投资商陆续将N型组件纳入招标范围。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研究员贾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N型电池效率提升,成本进一步下降,
gzmxg:
华日激光在研发Teak系列亚纳秒激光器产品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技术专利;大族激光自研的国产飞秒激光器,在功率效率方面达到了全球顶尖水准;安扬激光更是掌握了超快激光核心技术。在这些国产厂商以及中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