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徐驰:股权财政的逻辑与现实
一、土地财政难以延续,股权财政弥补财政缺口:
随着人口下行长周期和房地产时代落幕,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压力。通过提质增效国有企业资产,实现“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的转变。
二、股权财政实现路径:
国有上市公司:通过提高分红水平和资本利得,改善企业运营环境、法律制度和公司治理体系,提高投资回报率。
非国有上市公司: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直接促成产业项目落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实现投资回报。
三、如何把握投资主线?
央企上市公司:具有不错的配置价值,在家电、建材、建筑、煤炭、钢铁、医药、交通运输等行业,央企上市公司估值水平较非国有企业有折价,具有估值修复空间。关注军工、房地产、电信运营商等行业。
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具有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关注发达城市地方国企、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地区的地方国企龙头,以及受益于地方产业发展的相关上下游地方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