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观察一下疫情前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就会发现这几年中国的经济结构是处在一个变化非常剧烈的状态当中。
网络上的表现尤其明显,一帮人表示外贸完犊子了,全搬东南亚了,我们厂都快倒闭了,另一帮人说今年国外是疯了么?24 小时加班连轴转都做不完,好多单直接就放弃或者转单了。
这三年崛起最快的三大产业: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和锂电池,在外贸出口中增长非常迅速。芯片产业仍然处在一个剧烈变动的时期,与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早期形态类似,还处在一个红海养蛊的阶段,但是无论从待遇上还是产业状态上来看发展还可以,标志性的事件是中韩半导体贸易中中国对韩开始顺差,韩国那边对这个反应很大,以及开始出现一些蛊王比如长存。
每一次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化都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比如学热机的不管是本硕博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还是张雪峰说得对,学电气真的吃香),以及产业转型过程中被放弃的产业的工人会面临失业。所以目前这种高失业率的情况可能并不是一个短期状况,在未来几年中很可能是经济发展不错和失业率较高两种状况同时存在。
目前中国的目标应该是尽量让产业转型的副作用比较平缓的释放,服务业、基建等传统领域可能要上政策引导吸收劳动力,甚至要上补贴。总之产业转型虽然对国家长远战略来看是从大国进化到强国的必经之路,但是过程中的就业问题需要砸很多资源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