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哈萨克乙烷制乙烯项目关键条款协议,这个项目是中亚最大的天然气化工项目,项目厂址位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化科技园,利用伴生气分离的乙烷资源建设单套规模为127.5万吨/年的乙烷裂解装置,下游配套建设2套62.5万吨/年的聚乙烯装置。
这个协议算是“认购协议”,未来工程项目建设,持股比例什么的都可以进一步的谈,这一样是峰会的成果,另外这种级别的化工项目,哈萨克自己内部市场是不可能完全消化的,搭上一带一路和未来的中亚交通建设,中亚和波斯阿富汗都有市场。
实际中国在中亚有大量的能源投资,主要是发电和电网,比如国电投资的札纳塔斯风电项目,100MW,给当地20万户居民供电,二期也是100MW风力发电今年年底并网。
乌兹别克能建搞的,大户出钱的1GW风电,每年发电30多亿度,给当地百万居民供电。
乌兹别克最有标志性的项目想锡尔河1500MW燃气发电项目,也是中国能建去建设,大户出钱。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共同出资建设乌里宾燃料组件已经投产,哈萨克铀矿丰富。
具体项目就不多写了,其实之前我的工程评论里大概都说过,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
中国工程能力和技术+大户种子资金的模式,而且你这么想,项目建设后,需要维护,需要备品备件,需要追加投资,需要扩大产能,这些中亚国家能力都不具备,中国和大户可以打配合,投资和产能上去,也意味着如果想收回成本,中亚国家需要配合一带一路去进行基建投资,才能输出更多能源躺赚,自然就很乐意进行基建投资和建设,这又契合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方向,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新闻说“一带一路倡议愿与XXX国的XXX计划对接,达成共赢”,比如哈萨克的光明计划,这不是虚的。另外要知道,中亚这种纯纯的内陆国家,向外发展是天然需要。
总之中亚的资源很丰富,能源发展潜力很大,又因为天然气丰富,光照风力充足,大力发展绿能的空间巨大,结合中亚阿富汗未来的建设,中亚作为交通和绿电输出的中心是很有可能的,这个定位类似老挝,未来中亚的绿电甚至可以卖到中东、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东欧和印度,而这个地理尺度上的输配电,自然可以结合中国的超高压输电技术,跟着铁路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