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社区 社区投诉 返回特斯拉您当前的位置:新浪股市汇 > 美股>特斯拉(tsla.us)> 浏览帖子
特斯拉(tsla.us)6.08up0.1220%取消关注+关注行情展开
NJ村的艺伎

新一代中国车企的“战略纵深”

2021年1月,特斯拉“电音之王”马斯克,在接受欧洲一家媒体采访时忧心忡忡地表示,特斯拉未来的竞争对手是中国车企。

几个月后,拜登政府也承认,全球新能源汽车中国第一,美国第八。此时,很多人突然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构建的“战略纵深”,已经甩开了很多老牌汽车强国。

中国新能源产业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具有自主技术的独角兽车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度,全球也没有第二个国家能比。像航天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深海探索、大飞机、高速磁浮列车等一样,美国想要再扼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不可能实现。

马斯克向来傲慢,从来没有把大众、通用等传统巨头放在眼里,但这次也承认,以后可能会“挨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有一批非常好的公司,同时他们工作非常努力。

马斯克看到了隐藏在冰山下的巨大能量:在激烈的市场拼杀中胜出的新一代中国车企,不只是特斯拉压不住了,未来放在全球任何市场,都将具有绝对竞争力。

特斯拉在美国是“孤鹰”,而中国的新能源车企是“群狼”。这是一股时代潮流,中国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的悄然崛起,有三个大时代的背景: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汽车产业百年难遇的变革;二是中国的大国地位正在全球崛起;三是国家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已经深入到了各个行业。

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国家意志推动、车企顺流而起的这股高质量发展潮流,以2014年为起点,已经延续了整整7年。

01.挡不住的崛起

汽车技术研发时间长,产业链很长,市场培育时间也长,所以,历史上只有大国才能把汽车产业做起来,比如德国、日本、美国,连稍微小一点的英国、意大利、韩国都渐渐没落了。

战略纵深其实是军事学名词,大致意思是可作为战略性运动的地域空间。放到国家产业竞争上,可以引申到一个产业具备的市场深度,基础研发、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等战略储备和产业发展的空间。

中国汽车市场足够大,是新一代车企发展的“战略纵深”之一。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十几年全球第一,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不可能有其他国家能超越。这个市场的规模,足以让车企狂热。

从产业大环境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社会认可度和市场接受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在今年4月举行的国际A级车展上海车展看,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变化:最有看点和热度最高的展台,已经不是传统车展台,而是新能源智能汽车。其中最闪耀、数量最多的,就是中国品牌。

在全球其他国家的国际车展上,包括法兰克福车展、日内瓦车展、东京车展、底特律车展,都看不到这种“中国式盛宴”。这种景象,让全球车企的高层极度震撼。

2021年极有可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元年,市场趋势已经显现。据乘联会6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9.6万辆,同比增长174.2%。1-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累计销量85.7万辆,同比增长253.3%。

高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一批明星车企屡创新高的销量推动,其中新势力代表蔚来在5月交付了6711辆,同比实现翻倍;传统汽车代表广汽埃安,表现更是令人眼前一亮,不仅创造了最快达到10+万高品质销量的记录,5月还实现销量破万,同比增长了154%。

基于上述表现,乘联会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预测销量调高至240万辆。

国内快速崛起的新能源市场,为中国新能能源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汽车品牌想要挡住中国新一代车企的崛起,已经不可能。甚至,国际品牌和中国品牌的技术地位,都已经实现了逆转。

02.带起了产业链

历史上,美国向墨西哥、东亚和东南亚的几轮制造产业转移中,都尽可能不让一个国家拿到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原因很简单,通过这种方式,美国可以轻易控制这个国家的相关产业,在任何时候都能卡脖子,比如菲律宾、越南、日本,以及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崛起的亚洲“四小龙”。

和低端制造业不一样,汽车产业链非常长,某一个核心部件就可能影响一家车企,甚至整个产业。所以,产业链是否强大,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的质量水平。

在这一波国家推动的高质量发展中,中国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加强,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汽车业被称为“工业明珠”,原因是它需要有大量的原始创新支撑,每一个零部件背后,都聚集了大量的基础科学。

可以说,中国基础科学和原始创新的全面崛起,是新一代车企崛起的另一个“战略纵深”。

过去几年,新能源车企和基础材料、零部件产业链进行了快速融合,协同创新。很多车企通过投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和车载AI芯片、动力电池、自动驾驶、无人车、智能健康座舱建立了研发生态圈。

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和万物互联等环节上,一大批中国顶尖公司都投身进来,比如华为、腾讯、百度等科技公司,配套实力让全球车企巨头既羡慕又焦虑。

2020年底,广汽埃安和华为深度合作,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量产5G汽车,开启了汽车万物互联时代。目前公布的信息显示,欧美日汽车巨头至少要2022年才能推出5G汽车。

在传统汽车行业,日本汽车产业最强大的地方,不只是以丰田、本田、日产为核心的主机厂,而是围绕在其周边的强大供应体系。他们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结构,以主机厂为旗舰,舰队式的进入全球市场。

现在,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孕育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强大和最完整的国家。2020年全球十代动力电池的生产商,中国占了5席,而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部件的产量上,全球前50名有34家是中国公司。

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的领先,恐怕是欧美加起来也不可能比拟的,这也正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03.科技自立自强

过去,中国传统汽车在欧美日对核心技术的封锁下,难有大作为。再往前,在全球汽车发展的百年史上,也从来没有中国车企的身影。

不过,新一代中国车企已经具备了搏击全球市场的所有要素。某种意义上,通过自主技术创新,他们已经在引领全球新能源智能车产业。以EV技术为例,中国车企中仅广汽埃安一家企业就已经发展了两代纯电专属平台,拿出了“四合一”电驱、超级快充技术、海绵硅负极片、弹匣电池等多项技术创新,也是业内唯一在安全、快充、续航方面都做到了领先的车企。

即便是专做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的特斯拉,中国车企的很多技术也可以对其形成压制。比如两挡双电机,特斯拉一直没有研发成功,但广汽埃安即将搭载到量产车上。

除了EV技术,所有投身到这场革命中的车企,都深刻认识到了ICV科技意味着高度和空间。如果一定要给新能源智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一个定义,拥有自主的ICV科技,可能就是绝对高度。

中国车企都在和时间赛跑,而且跑赢了绝大多数全球巨头。比如广汽埃安实现了全球首个L3自动驾驶以及全球首个可交付应用的中国高精地图,借此成为唯一在EV/ICV领域都实现领先的车企。

智能网联技术在市场上的应用,中国车企也几乎可以秒杀国际品牌。很多合资车企在宣传车机系统时,已经不敢拿中国品牌对比,只敢说是合资车企里最好用的车机,原因是中国品牌已经领先不止一步。

近期有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深刻表现中外车企的地位开始调转,过去只靠从国际品牌引入汽车技术的中国品牌,开始反向输出技术。

第一家这么干的车企也是广汽埃安,已经将所有车型,向外输出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菲克、广汽三菱、广汽蔚来等在内的广汽集团旗下合资品牌。

此外,中国技术领先的速度还在不断加速。近日,华为发布了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系统,打开了中国实现万物互联的天花板。

未来,汽车将是万物互联的主要载体之一,汽车、城市交通、家居和人,鸿蒙系统在物联网领域,就像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安卓。

目前,华为在汽车领域有广汽埃安、长安、北汽三家战略合作伙伴,对协同技术创新有长期规划。汽车行业的共识是,鸿蒙系统给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带来的改变,可能是通过底层代码的自主,将智能网联化技术送上全球制高点。

汽车产业是高端制造业,世界上所有大国都在抢夺。很多西方国家感叹,中国的产业布局能力和竞争意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比。新一代中国车企在国家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大格局下,高质量发展构建的根基,已经不是美国搞一个“制造业回流”就能击破的。

大国的崛起,在经济层面,一定是战略产业的崛起。从宏观的全球视野看,现在至少可以得出一个较为明确的判断:未来全球汽车的重心将东移到中国,新一代中国车企里,一定会出现全球巨头。


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点击可查看作者简介

2021年06月10日 18:37
来自电脑网页版
(0)| 阅读数(82) |
分享
| 收藏 | 回复(0) | 举报
新浪推荐
本社区信息

版主:

我要做版主
其他服务
如果你使用中遇到困难请联系,@新浪股市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