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1 月 20 日,工信部发布修订后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 强化了各个环节能耗、水耗指标要求,有望推动供给侧持续优化;此外,CPIA 发布光伏主产业链产品成本分析,组件底价环比上升,光伏行业底部有望确立;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能耗和水耗等指标收紧:11月 20 日,工信部发布修订后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 年本)》,旨在进一步加强光伏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相比于今年 7 月披露的征求意见稿,主要变化如下:
1)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还原电耗小于 40 千瓦时/千克(原征求意见稿为 44 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 53 千瓦时/千克(原征求意见稿为 57 千瓦时/千克)。
2)硅片新增要求: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水;新建和改扩建硅片项目水耗低于 540 吨/百万片且再生水使用率高于 40%。
3)电池新增要求: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水;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水耗低于 360吨/MWp 且再生水使用率高于 40%。
行业扩产门槛提高,有望推动供给侧优化:根据 CPIA 发布的 2023-2024 年光伏发展路线图,2023 年硅片、n 型电池水耗分别为 870 吨/百万片、600 吨/MW,远高于《规范条件》中提及的新建产能要求。在最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之下,上游多晶硅高能耗企业的扩产难度加大,行业龙头由于具备低电耗优势,具备扩产能力,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此外,硅片、电池环节耗水量要求提升,新增产能具备较高门槛。我们判断,扩产门槛的提高不会影响已经拿到能评、环评指标的项目,硅片、电池头部优质产能有望受益。
CPIA 发布光伏主产业链产品成本分析,组件价格环比上升:11 月 20 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 11 月组件成本数据,11 月组件成本环比 10 月持平,维持 0.603 元/W。组件最低报价提升至 0.69 元/W,环比 10 月提升 0.01 元/W。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系本次考虑了最低必要费用,根据 CPIA 调研目前组件运费为 0.015 元/W/千公里。我们认为,CPIA 发布的组件最低价上涨,释放出推动行业反内卷式竞争的决心,能够推动组件终端售价提升,也有利于行业盈利回升。
行业底部逐步确立:我们认为,在行业推进反内卷式竞争的背景下,各环节限制排产预期有望提升,硅片等环节限产已经逐步落实,硅料减产预期持续加强;光伏电池、组件价格涨价已经落地,在政策和市场作用下,光伏产业链或阶段性涨价,行业基本面底部逐步确立。
建议关注:
2024 年 11 月 20 日,工信部发布修订后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
强化产业链各环节能耗、水耗等指标要求,硅料、硅片、电池新建产能难度进一步提升,
光伏供给侧持续优化;此外,CPIA 发布光伏主产业链产品成本分析,组件最低价环比
上升,有望推动行业盈利回升,行业底部逐步确立。推荐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钧达股份,建议关注双良节能、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
参考:11 月 25 日, 中银证券《光伏行业动态点评 》作者: 武佳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