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 2017采访巴菲特时他的原话:
1.价格合理;2016年购买时市盈率合理(2016 苹果pe10-18左右),未来不需要太多的增长。不像是投资谷歌或者亚马逊是投资他们的未来。2016年谷歌平均pe 30倍,亚马逊100多倍。
2.苹果竞争地位强,巴菲特举例,在他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城,如果电视打9折,可能卖疯了。但是在手机市场不是这么回事,人们并不只想要便宜的产品,而是好的产品(苹果)。
3.消费者对苹果有粘性,用惯iphone不想用安卓。
我补充可能的因素:
1.苹果肯分钱,在巴菲特买入的2016年看,苹果从2012年开始每年有大量回购,显示出公司会回馈股东。
我也没查到为什么之前是负数,有懂的告诉我一下啊。
2.库克是2011年上任CEO的,到16年刚好可以看他几年的管理水平。
巴菲特的盈利:
算他2016年7月第一次买入到现在,6年5倍,平均每年30%收益。
巴菲特持仓:
它主要在16-18年买入,19-20少量减仓过。
我的理解:
我认为巴菲特总的买入思路还是老套路,好生意模式、好管理团队、好价格。在巴菲特买入的16年,已经可以看到ios+iphone对比安卓的优势,已经可以看清苹果公司多年做优秀产品的管理文化,而且当时市盈率才不到20倍。
巴菲特说用合理的价格买优秀的公司,买苹果这么优秀公司都是用十几倍市盈率来买的。现在大a那些所谓的龙头要50倍+的,情何以堪。
我对苹果公司还算是比较熟悉的,最早开始用ipad nano 之后一直到iphone,macbook。一直能感受到苹果产品的优秀,还有用户粘性。或者直接叫用户信仰吧,早些年还有卖肾买iphone的,搭帐篷排队一周买iphone。还有身边亲友一直换代还是买iphone,这些都很常见。
但是,我之前作为用户是对iphone的挤牙膏比较失望的,每代就升级一小点,还加价不少,之后就换了国产手机了。现在用投资的角度看,苹果这样慢慢升级才是稳定之后的状态。这样就变成消费品来投资了。
苹果的缺点:
引用段永平的话,苹果这样的大公司已经很成熟了,弹性比较低,不可能突然蹦个10倍的。像茅台、可乐一样,买入后都是慢慢升值,慢慢收分红的模式,like买房收租。不适合想短期有大收益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