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飞光纤(SH601869)$ 100个机房大概需要1-2亿的光纤弱衰减,全国目前大量铺开建设,特别是阿里,腾讯,移动,联通各家,还有之前的光纤替代更换,1000公里不中继传输,这个技术水平很高,在武汉政府的官方公众号已经发布了,属于武汉今年重要技术突破,独一份。
一、国际技术水平定位:全球领先梯队
1. 技术指标对比
长飞光纤最新发布的超低衰减光纤(G.654.E)在 1550nm窗口衰减系数≤0.16 dB/km,传输距离突破 1000公里无中继,显著优于国际电信联盟(ITU-T)标准(衰减系数≤0.20 dB/km)。
- 国际竞品对比:
- 美国康宁(Corning)同类产品衰减系数为0.17 dB/km,最大无中继传输距离约950公里;
- 日本住友电工(Sumitomo Electric)的G.654.E光纤衰减系数为0.18 dB/km,传输距离约900公里。
2. 应用场景地位
该技术已应用于中国移动“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骨干网、国家电网特高压通信项目等,成为全球少数实现千公里级陆地干线规模化部署的企业,技术成熟度领先欧美同类产品1-2年。
---
二、核心技术路线解析
1. 纯硅芯制造工艺
- 采用 化学气相沉积(MCVD) 结合 全合成预制棒技术,通过超高纯度石英材料控制光纤芯层杂质(如OH离子浓度<0.1 ppb),降低瑞利散射损耗。
- 对比传统光纤,芯层直径从9μm扩展至12μm,提升模场面积(130μm→150μm),减少非线性效应。
2. 紫外固化涂层技术
- 开发 双层丙烯酸酯/聚酰亚胺复合涂层,降低微弯损耗(<0.02 dB/km),同时增强光纤机械强度(抗拉力≥7N)。
- 涂层工艺与康宁的“ClearCurve”技术路线相似,但长飞通过纳米级表面粗糙度控制(Ra<1nm),进一步优化了衰减性能。
3. 结构优化创新
- 在包层中引入 氟掺杂环形凹陷结构,抑制高阶模耦合,使光纤在复杂部署环境(如架空、海底)中衰减波动<0.01 dB/km。
---
三、商业化与行业影响
- 市场需求:中国“东数西算”工程未来3年需铺设超20万公里超低衰减光纤,长飞已中标中国电信2025年西部枢纽项目(合同额约8亿元),市场份额占比超40%。
- 国际竞争:该技术助力长飞进入欧洲海底光缆市场(如地中海-黑海2号海缆项目),单项目光纤采购量达1.2万芯公里,单价较传统产品溢价30%。
---
结论:长飞光纤千公里级弱衰减技术已达到国际顶尖水平,核心技术路线对标康宁、住友等巨头且部分指标实现超越。随着全球5G骨干网升级需求爆发,该技术有望成为长飞在高端光纤市场争夺份额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