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力风电变“韭菜收割机”,上市104天暴跌71%,股民亏急了
从市场热捧的香饽饽变成大熊股,只需要几个月时间。
4月28日,沪指再次拉升,指数一片红彤彤。但海力风电显得另类,盘中大跌20%,一度触及跌停。截至发文,该公司股价约为51.29元,总市值约为111.5亿元。
从市场热捧的香饽饽变成大熊股,只需要几个月时间。
4月28日,沪指再次拉升,指数一片红彤彤。但海力风电显得另类,盘中大跌20%,一度触及跌停。截至发文,该公司股价约为51.29元,总市值约为111.5亿元。
资料显示,海力风电主要业务为桩基、风电塔筒,是国内海上风电配套设备生产制造商之一。
在IPO阶段,该公司的保荐机构 (主承销商)为华泰证券,负责推荐的保荐代表人为李宗贵和李威。
此前,高层部门下发的《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文件提到,“对海上风电项目,2018 年底之前核准且在 2021 年底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执行核准时的上网电价,2022 年及以后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执行并网年份的指导价。”。
受上述文件影响,风电行业在2021年前迎来抢装潮,海力风电短期业绩迅速提振。
2019年至2021年,海力风电分别实现归属净利润1.727亿、6.154亿、11.13亿,分别同比增长387.16%、256.32%、80.80%。不难发现,该公司净利规模是大幅增长状态,但增速有所放缓。
值得一提,据中国风能协会预测,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2022年较上年下降45.45%。而海力风电的保荐书也提到,“公司经营业绩增长较快具有一定的短期性,如此高速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
更令市场担忧的是,下游客户需求减弱,海力风电可能会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拟投入6.3亿到“海上风电场大兆瓦配套设备制造基地项目”,未来将为其新增加400套风电塔筒、150套桩基的生产能力。
不过,随着受风电“抢装潮”结束,风电建设短期内将有调整,海力风电的产能能否被下游市场所接纳?这一点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的魔力在于对未来的预期非常强,一旦发展前景不明朗,股价就会遭到抛售。
从K线走势看,海力风电自上市首日最高涨至180.28元后,便开启了长达半年的下跌之路。
当前股价与高点相比,短短104天内累计跌幅达71.5%,总市值蒸发超270亿元。股价持续低迷,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