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股市场中平均股价指数的价量背离状况极为严峻,呈现出不容忽视的风险信号。回顾去年“9·24行情”,其高点对应的成交额高达3.4万亿。此后,平均股价指数一路波动至今,攀升至22.6元。然而在这期间,各个关键高点所对应的成交额却依次锐减,分别降至2.9万亿、2.7万亿、2.2万亿 ,直至今日最高点时,成交额更是低至1.5万亿。
这种量价的异常表现,是大机构资金出逃的显著证据。大机构凭借资金与信息优势,在拉高股价后便大量抛售股票,并且离场后往往不再轻易入场。正因如此,才出现了平均股价指数看似上升,成交量却不断萎缩的诡异现象。当下,各板块主力轮动拉高出货的迹象十分显著。主力通过轮番炒作不同板块,吸引散户跟风,趁机将手中筹码高价抛售,导致广大散户纷纷被套。随着散户不断投入资金以摊薄成本,存量资金逐渐枯竭,一旦散户无力再提供资金支持,市场上涨的动力也将随之耗尽。
从历史上的价量背离走势来看,一旦趋势反转向下,往往会伴随着大幅度的下跌,且持续时间漫长。根本原因在于,在价量背离阶段,主力已经成功将手中的股票大量派发,在下跌过程中,主力不会轻易出手承接筹码。只有当股价大幅下跌,跌无可跌,具备足够的投资价值时,主力才会考虑在低位再次买进。综合当前市场情况,我预计目前这种价量背离的走势难以长久维持,市场即将迎来方向上的重大转变,投资者需保持高度警惕,谨慎应对潜在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