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创新药的估值逻辑和影响变量,它和其他估值方式挺不一样的,很有意思。一般来说,是按照研发管线(pipeline)的终端需求总量价折现到现在,比如一个创新的靶点药最后有10万人的需求,乘以价格,比如10万一年,那就是100亿,按照开发周期,折现回去,给估值。所有管线加在一起就是最终估值。
但是咱们这终端价格受到集采影响大,成败的不确定也很大,不确定性极大,因此创新药最终的估值水平反而取决于分母的折现因子了。所以创新药的表现最终和美债的利率强负相关,这就是为什么最近美债收益率下降时,港股的创新药暴涨的原因。
所以单个创新药的估值是底门玄学,也是们艺术。美国80%的创新药公司的市值都跌了99%,最后成为big farm的公司少之又少,但作为整体的存在却是稳定的。所以要投资创新药,对个人来说,爱知君建议不用深入研究,就买创新药ETF就好,因为中短期ETF和个股的涨幅差不多,因为只和市场流动性强相关,但避免了个体的各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