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我想再简单地把我目前对投资的基本理解写一下: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所以同样价钱下买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区别,上市只是给出了个退出的方便而已。
这是要求以买公司的标准来选择股票。
买公司是要经营的,所以,要以能经营的标准、能合伙的标准,来选择公司。
1、一种是自己能经营。
比如,段永平投资网易就是这个标准,因为他自己游戏的背景,所以,他能够经营网易。所以,他不怕网易退市。
段永平:从开始买到网易跌破1块钱满3个月的那天总共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这句话绕不?),每天的买单可能有一半都是我的(每天只有几千股成交),当时确实感觉很孤独,尤其是最后一天,居然一下买了接近50万股(相对于现在的200万股)。据说那天卖的人是害怕3个月满了会被摘牌。买的那个人的想法非常简单,认为买的是公司,上不上市无所谓。孤独有时候确实价值连城。
这是那种有那金刚钻、揽那瓷器活的例子。正是这种对应能力,所以,可以赚到140多倍。
当时网易跌掉了96%,相当于是5次腰斩。
2、一种知道有人能经营,比如公司目前的管理层。
比如,段永平投资苹果,他认可苹果的管理层能经营,
段永平:库克是个比乔布斯更好的CEO。库克更理性,同时骨子里对乔布斯的追求非常理解。前段时间我见到一个投资界的老前辈时,我说我认为库克其实是个更好的CEO时,他老人家说其实我也这么认为。基业长青里说乔布斯是个“报时人”,其实乔布斯同时还是个非常好的“造钟人”。
这大概是指库克在放大上的作用吧。在其他方面,乔布斯应该是一个更好的CEO。
3、一种是即使换了管理层,也能经营。
比如,段永平投资茅台,茅台即使换个管理层也是能经营的。所以,茅台是非卖品。
段永平:补充一下,老有人认为茅台生意不错但管理层不理想。关键是茅台的理想管理层是什么样的呢?茅台这么多年走过来,越走越好,然后非说人家管理层不好是不是有点不厚道哈。
这种就是属于换了管理层,也能经营的公司。
能合伙的意识和思维很重要,比如,巴菲特对中石油的投资,
巴菲特:中国政府拥有该公司 90%的股份。我们拥有 1.3%。如果我 们和中国政府一起投票,那我们双方就相当于控制了整个生意。
初看以为这句话是个玩笑,再看它其实是一个思维。没有这种合伙经营的思维,一般不容易说出这个角度的话来的。
既然是买公司经营的思维,所以,就不要这样的思维,
段永平:最重要的是:假设这家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市值这个价钱你买不?关于会被人收购的想法和“buy high,sell higher”的想法无异,早晚要吃苦头的。也许很多人已经吃过苦头了,只是不思悔改而已。
买是为了卖——这个思维不能要。而应该是买,
1、是为了能经营——能把它经营的更好。
2、是为了配置其产生的资金。
一般价值投资者是为了配置其产生的资金。比如,巴菲特收购一家公司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配置公司生产出来的资金。在中石油的投资中,也是看中了可配置的资金——45%的利润分化等价于15%的资金收益率。
巴菲特:你在金融市场中离开你的座位的唯一方法是找到其他人 来坐这个座位。而这并不总是容易的。
而当这个座位也是你自己抢着要的座位,才能找到其他人来坐这个座位。而如果是自己也不想要的座位——然后指望比你笨的人来坐这个座位——这是困难的,
1、在逻辑上,比你笨的人,一般没有你有钱,他接不下这个座位。
2、在常识上,比你聪明的人,更不会接下这个座位。
所以,对于自己不想要的座位,想要别人来坐这个座位——这是小概率事件,成功者并不追求小概率事件。
而自己也想要的,那么别人也会想要的,概率就要大得多。
正是买公司的思维,以买公司的标准 来严格 自己的出手,所以,在买了70年后,买的公司越来越大、买的公司越来越多。——这个思维改变了巴菲特的一生。(他在这个思维之前也是看图看线、技术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