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我想再简单地把我目前对投资的基本理解写一下:6.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个很宽的“护城河”。
做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就是最好的企业文化。
产品,是对用户需求的最好满足,而服务,是围绕着用户对产品从知晓到使用报废的完整生命周期的配套服务。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的价值观和选择导向——精神部分,就是企业文化。这种精神会变成物质和服务。
比如,
段永平:当年曾经想过空调的生意,就是想不通怎么才能做好安装和售后才放弃的。我当年提的售后服务条款里有一条,叫立等可取,当时修不好的可以临时给一台先用着,大 件这么做可能有点困难?以前我在这里说过一个例子,我去苹果店,说买新机没有,但坏了可以换个新 的。空调似乎更应该如此啊,大热天要命的。
空调,就是产品,但其后的售后服务就是服务,如果段永平真做好了服务这一端的最好——那么他家出的空调也大概率是能大卖的。
只有把产品和服务,都想通,都做到最好,才能形成最好的消费者体验,才能形成足够的产品差异化——这样就把竞争从产品的竞争,变成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全消费周期的竞争——这样就有可能演变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的竞争。
1、从而建立出了强大的护城河。
2、并且周期中任一环节的改进,都会给整个系统带来正反馈,并推动系统的其他部分的优势扩大。
所以,苹果正是段永平的公司想要做到,但却还没有能力做到的理想公司。
一般企业,多是只有产品,而少有服务。因为服务需要产品足够好来支撑的,产品足够好,才能留足足够的利润空间,来支撑服务部分的投入和覆盖。
而为了考虑人群的消费能力,一般也只能牺牲服务里的数个环节,以降低成本——产品越不好,则服务里要牺牲的环节越多。
所以,企业文化,也包括了两部分,
1、产品文化
2、服务文化
用另一种表达,就是消费者导向在产品和服务上的全覆盖。
段永平:“消费者导向”指的是企业在做产品决策的时候是基 于考虑产品最后的消费者的体验的。“市场导向”看上去是基于现在是否好卖的。很多时候这两者区别不 是那么明显,因为好卖的东西往往就是消费者喜欢的。
所以,市场导向,相对的更偏重产品。而消费者导向,则关注产品在消费者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市场导向,很容易变成利润导向——最后就变得唯利是图。利润导向——又容易变成近期利润导向,最终就容易走不远。
而在消费者导向下,垄断本身就是服务。而产品和服务也大概率会到达垄断——也即形成很宽的“护城河”。
而消费者导向中的服务意识,正是使产品的创新有前瞻性——创新,本质上是对产品在消费者的全生命周期的优化和浓缩,包括与其他消费需求的配合和融入。使整个生命周期有了“简”和“易”的特征。
库克:乔布斯认为,大部分人生活在狭小的“箱子”中。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对事情产生太大的影响,带来大的改变。我认为,乔布斯会将这种情况称作“受限的人生”。
所以,创新就是把这种“箱子”变大,把人从这种“箱子”里解放出来——其中的一个办法是“简”和“易”,产品和服务的“简”和“易”。就可以实现人的各种需求的重组,进而使人的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