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假设 yahoo 是个非上市公司,这个价钱贵吗?有人抛不一定是坏事啊,没人抛哪有我今天?
这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思维。正是这个思维以及背后的一系列标准,使得段永平有了今天。
买公司的标准,
一、自己能运营,或者自己知道有人能经营。(这是必要条件)
段永平:库克是个比乔布斯更好的CEO,库克更理性,同时骨子里对乔布斯的追求非常理解。想通这两点后,我就开始下手买了。
因为知道有人能经营——利润就有保障,所以,买入苹果。
二、用钱买利润。(对价值投资来说,这是充要条件)
巴菲特:投资等式方程:一鸟在手等同于二鸟在林。
一鸟在手,也即手里的钱,二鸟,也即公司的利润,这个林,就是目标公司了。也即用一只鸟的钱换二只鸟的利润。
因为,价值投资的基石是——一家公司的价值=公司生命周期内生产的利润之和。——这个假设是科学的,虽然是一种理想化——但可以近似为成长期的公司的利润翻倍,则公司价值翻倍。
这也符合价值投资——买入价值是价格两倍及以上的公司的目标。只要能判断,
1、目标公司属于是成长期
比如,
段永平:我决定买苹果以前 主要想的是他们是不是还有可能成长,有多大的空间可以成长,威胁都可能来自什么地方,等等。
即是判断目标公司是不是成长期的公司,以及有没有什么东西可能打断中止目标公司的成长。如果回答是自己想要的,就完成了定性。
2、目标公司的利润能翻倍。(这是必要条件,如果不能翻倍就不用考虑了)
目标公司有能力实现利润的至少翻倍、而不是可能翻倍。
那么就符合了价值是价格两倍及以上的原则 了。
这两个判断都是肯定的,就可以重仓持有了。否则就不要重仓持有,但如果不是重仓持有,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价值投资者认为投机没有意义——因为投机不能重仓持有。
比如,
段永平:我觉得估值在决定卖股票时也是毛估估的,比如当万科涨到3500-3600多亿时,我曾强烈建议我一个朋友应该卖掉,因为我觉得万科要持续赚300多亿是件很困难的事,你花3000多亿去赚不到100亿的年利润实在不是个好主意。如果你真的喜欢万科,可以等一等,将来可能会有机会用同样的钱买回更多的股份回来。
这是目标公司利润还能翻倍,但已经是成长晚期了,划算下来要20多年的利润才能拿回本金,相当于是一鸟换不到二鸟——只能以10倍左右的pe来估算顶峰的市值。所以,以顶峰市值买入——价格就太贵了。
三、能战胜通胀。(这是必要条件,如果不能战胜通胀就不用考虑了)
段永平:实际的最小机会成 本应该是通胀率。也就是说,如果手里的钱的回报率赶不上通胀率的话,实际上是在亏钱。
利润增长必须能战胜通胀,而利润的增长,又需要两个东西来保障,
1、产品提价能战胜通胀。
2、产品销量增长能战胜通胀。
而这两个东西,只有在做最好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才有最大概率的能战胜通胀——至少相对不那么好的产品和服务有更大的概率。
另一方面,技术垄断或者渠道垄断,又能帮助产品和服务提价,所以,有种说法是价值投资就是买垄断——这是一种不完整的理解。
网友:林园吃完饭跟我说:是赵丹阳说巴菲特告诉他投资 就是买垄断,林园也和段大哥吃过几次饭。
价值投资是买利润,而垄断能增加利润的确定性和必然性,所以,两者有不少的重合处,但并不等价。它是个因果关系,但不能完全传递。
最好的目标,应该是正在走向垄断,但还没有完成垄断的——这样的公司有更大的收益。既有很高的确定性,但又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个风险很有可能是可以接受的。
有人抛不一定是坏事啊,没人抛哪有我今天?
这就是人傻钱多快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