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思创:做“把能源装进盒子”的引领者
人工智能+储能 构建新型储能企业竞争力
“最简单的理解,储能就是在造一个大号充电宝。”张剑辉说,从上大学算起,他已经与储能打了20多年交道。
作为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硕毕业的“超级学霸”,张剑辉还有一系列硬核履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曾先后任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资深电路设计工程师及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智能电网集团首席技术官。
“一个普通手机电池约为5000毫安时,一个普通储能电池相当于100个手机电池并联组成,而一个储能电站则需要100万颗储能电池,这样,管理一个储能电站就相当于需要同时管理1亿颗手机电池,可想而知其复杂程度和需要的精确程度。只有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不断分析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才能够真正提高储能电站运行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张剑辉说。
海博思创是较早构建“人工智能+储能”理念的企业。张剑辉说,“简单而言,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对储能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提升储能系统控制的精确程度和系统性能,从而提升储能系统的效率、寿命和可靠性。目前海博思创产品多个关键指标均处于市场领先水平。”
“海博思创具备储能全产业链软硬件的研发能力,实现了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产以及系统集成技术的领先布局,坚持研发创新,使得我们的产品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更新。”张剑辉说,有了资本市场的支持,公司将继续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智能化生产制造能力和储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能力。